世界衛生組織都說可以給孩子吃零食,你還對零食一刀切嗎?

出於對孩子的健康考慮,家長們用講道理、迴避、收繳、藏匿、恐嚇等方法防止孩子接觸零食。

而陸續卻出現了偷吃零食、偷錢、說謊、眼饞、搶別人零食等我們難以掌控的局面,更可怕的是

「加倍補償心理」

19歲的文文從小迷戀碳酸飲料的味道,卻因爸媽的嚴格限制不敢多喝,直到上大學後一發不可收拾,拿碳酸飲料當水喝,結果滿口牙齒被“腐蝕”掉。

圖片來源:北京頭條微博

心理學研究表明:

如果孩子的慾望長期得不到滿足,一直被壓抑著,一旦有了機會可以釋放,很容易失去控制。

對比

「禁果效應」

以及

「加倍補償心理」

帶來的後果,希望各位家長能更加理性地去看待零食。

什麼是零食?‍

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時間點之外的時間裡所食用的食品,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薯片、泡泡糖之類的。

要知道零食≠垃圾食品,家長把控好零食的質量,它也可以是健康的,有利於生長髮育的。

就連世界衛生組織都建議:

大於

1

歲的孩子除了每天三餐外,還可根據孩子需求在兩餐之間增加1-2

次零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甚至給出了兒童青少年零食扇面圖: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零食扇面圖

可見,零食只佔整體飲食結構中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孩子整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知道了這些,你還對零食一刀切嗎?

哪些零食是不能多吃的?‍

1、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像海苔、泡麵、薯片、蝦條、辣條、火腿腸、奶茶、麻花、蛋黃派、泡芙、曲奇、大部分餅乾、巧克力等高鹽或高糖、高脂食物,要儘量避免或限制寶寶把這些食物作為零食。

這些零食不僅營養結構單一,還會對孩子未來的健康、飲食結構留下隱患。

2、含糖飲料:

可口可樂、橙汁等甜飲料含糖分高,一瓶500毫升的甜飲料大概含有50克左右的糖。糖分高的特點,容易使寶寶口腔滋生細菌,增加兒童齲齒的風險,同時也會成為肥胖的隱患。

當然了,等孩子長大了偶爾讓他嚐嚐味也無傷大雅。

可以給孩子吃哪些零食?‍

孩子無過敏反應是前提,有些食品外包裝上會明確標有“致敏原提示”,如若沒有,請自查成分表。

對於小寶寶而言,要儘量選擇無糖的食物(白砂糖,還有蔗糖、果糖、蜜糖、阿斯巴甜等),無各種新增劑(防腐劑、增稠劑,明膠、果膠等)。

對於兩三歲以上大一些的寶寶,也可以稍微加點糖,調整下味道,當然還是無糖最好!

一定記得

低鈉少鹽

!!

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冰淇淋日」或者「零食計劃表」,讓孩子有選擇地吃自己喜歡的零食(什麼時間、吃哪一種零食),幫助孩子學習與“慾望”相處,他的自控力也會得到提升。

偶爾給孩子吃一次零食,體驗不同的美食是一種特別滿足、特別幸福的事。

我做不到永遠不喝飲料不吃宵夜不吃燒烤不吃零食,這樣我會不開心,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不開心。

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剝奪孩子的享受美好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