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自卑情結:讀懂這2個詞,育兒會輕鬆,你會更懂孩子

阿德勒: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它是人類進步的誘因!

這是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對於自卑感的解釋!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自卑感是一個褒義詞,正是因為人人都有強烈的自卑感才驅使人們去不斷努力、改進創造,從而成就了今天社會。

阿德勒:自卑情結就是當某個人沒有準備好面對某個問題的時候,他堅信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

從表面的定義就能夠看出來2者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自卑感本身並沒有錯,相反自卑感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但很多時候人的外在表現卻反映出人的自卑情結。

育兒路上避免不了這2個詞

對於育兒這一塊來說這2個詞同樣能夠適用。因為當父母能夠透徹理解這兩個詞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表現你會看

更加透徹和清晰,也更加能夠讀懂孩子的真實目的,從而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親子關係同樣更加地和諧。

下面舉個例子說明這2個詞的不同:

一個孩子膽子很小,不敢一個人待在房間,總是喜歡粘著媽媽,媽媽走到哪孩子就跟到哪。倘若一會看不見媽媽孩子就會出現很多身體反應和情緒反應。孩子會大哭、嚎叫、滿地打滾,哪怕其他人來照顧孩子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當媽媽出現的時候孩子才能夠安靜下來。

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孩子是有自卑感的,孩子因為自身膽小的性格害怕獨處,加之習慣媽媽的照顧因此孩子希望媽媽能夠一直在自己身邊。

自卑感促使孩子要保證自己的身邊一直有人並且這個人是媽媽。媽媽對於自己提出的要求要滿足,這樣孩子才能夠感受到安全感從而變得安靜。

因為孩子膽小害怕,於是孩子內心會有

“我就是一個膽小的人”的意識

,這種意識會不斷地提醒孩子做出一些舉動來“告知”媽媽我需要被照顧被保護。

孩子認為自己無法獨處,自己會感到害怕,而透過吼叫、哭鬧等形式就能夠得到注意和幫助,於是孩子會陷入無限的自卑情結。

倘若這種思想沒有得到改變,那麼孩子就會一直使用這種方式來尋找辦法,而這種辦法只能解決表面的問題甚至會讓孩子陷入一種虛假的滿足之中。孩子自以為透過這種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其實只是掩蓋了孩子內心的自卑心理。

幫助孩子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才是關鍵

對於任何一個個體來說都會擁有自卑感,這種“我不如人”的感受會促使一個人產生進步的想法,會讓人想要透過努力去改變現狀。然而很多時候孩子會陷入自卑情結,形成一個固執的模式就會很難改變。

父母能夠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解決根本性的問題,讓孩子走出自卑情結。

首先,接納孩子的自卑情緒

父母不要一味地只強調孩子積極的一面,同時也要接納孩子不足的一面。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存在不足和缺點,有了缺點一定會產生自卑感,這是一種完全正確的現象。

父母要有包容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一切,給予孩子支援和力量,讓孩子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更加理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其次,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孩子出現的問題往往具有深層次的原因,因此不能簡單地處理表面現象。父母要善於把孩子的行為融入到整個過程中去看待,幫助孩子尋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

例如孩子突然不想去幼兒園,表面上看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產生了分離焦慮或者耍性子,但透過詢問、觀察細節等方式父母很可能就會發現孩子有可能是因為之前在幼兒園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從而懼怕去上幼兒園。

那麼,父母就會發現簡單地安撫孩子根本起不到作用,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感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生活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存在自卑感,父母要善於利用好這種情緒幫助孩子進步並且幫助孩子避免自卑情結是最應該做的!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自卑感和自卑

情結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七悅媽,一個兩歲半孩子的媽媽,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能夠透過平臺傳達給您,為您的育兒路上提供一點點幫助!可以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聊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