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作為80年代的我們,有多少不是從父母的打罵中成長的.

“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這些詞語,都是老一輩的教育理念!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相信很多80後,70後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被父母的

體罰

記憶猶新吧,只要我們犯錯,棍杖式的家法解決問題,“這叫長記性”

小時候的我們被打完,非常乖,醫生都不敢吭,爸媽說啥是啥,但有的孩子性格卻比較調皮,還沒開始打呢,人就跑沒影了!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我小時候有幾個很要好的玩伴,經常在一起玩,到處惹事,有一次我們幾個把樓下停的所有腳踏車氣門芯全拔了。(哈哈,夠淘氣的吧!我接著說:下面還有更氣人的!)

完事呢我們幾個全跑回家了,就聽見一個大人,在樓底下喊:誰把我腳踏車氣門芯拔了,哪個缺大德的孩子,給我滾出來!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這一喊不要緊,有腳踏車的全都下樓了,這下炸鍋了,那時候人都愛看熱鬧,鄰里鄰居紛紛下樓,就開始議論起來。

我們也害怕不敢出來,更不敢跟家裡大人說,少不了一頓打,紙裡終歸包不住火,這事不知道怎麼被家長知道了。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我那幾個玩伴,小明和小華他們是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小明脾氣急躁,有眼力見,也比較活泛,機靈,而小華就責任不同,整個一悶葫蘆。

事發後,小明的媽媽根本找不到小明,早不知道貓哪去了,而小華每次都是老老實實地站在那,一動不動,腦袋耷拉著,聽他媽媽訓斥。

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小明他這個人就是開朗、機靈,鬼點子比較多,走到哪都是特別招人喜歡,但小華打小就悶葫蘆,三腳提不出個屁,性格還內向。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自己的玩伴長大後是怎樣的?聽話的孩子,往往在今後的很多問題上,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我也觀察過很多這樣的人,很聽話,爸媽說幹啥就幹啥,老師讓幹嘛就幹嘛,到社會領導說啥也是很老實,娶了媳婦更是一樣!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那麼反之捱打就跑的,性格會開朗,遇事懂得隨機應變呢?

其實,在老一輩的觀念中,犯錯是必須受到體罰,也只有體罰才能長記性,所以在中國,最常見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傳統的“體罰”,那時候就連上學老師也體罰,打手心、罰站等等。

越打越跑的孩子,性格中有對抗傳統的勇氣,也有不羈的一面,更懂得變通,往往那些不遵守規矩的孩子,在今後的道路卻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這種性格雖說是後天形成的,就算是父母著重培養,也未必能教育出如此的天性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那麼捱打不跑的孩子,為什麼會容易受到傷害呢?

每個父母思想中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唯命是從,從來不違背大人的意願,可這樣的孩子,大部分性格偏向內向,不敢與事物抗衡,更不敢有任何意見,也正因為種種的不敢,懦弱,使得今天因為不懂得變通,性格內向保守的,那麼今後的生活中往往也會受到欺負,更容易吃虧,但是對待父母確實是孝順,從小養成的習慣,長大自然也就形成了,甚至會被人稱為“媽寶男”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因此,相比較兩個性格對立的人,兩種不同的性格,在今後的生活當中會帶來不同的人生。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那麼問題來了:

孩子過於懂事,家長應該怎麼辦?

首先呢,要聽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不論孩子想不想溝通,都要關注他們的想法,如果孩子哪天要跟你聊點什麼,家長應該耐心地聽,不要急著發表意見。

被打的孩子, 跑與不跑的性格, 差距大到不可忽視

點選載入圖片

更不應該覺得孩子小,我跟你有什麼好聊的,這樣一來,孩子就覺得父母不是傾訴的物件,生活中發生的什麼事情也不會和父母溝通了。溝通是一道門,孩子把門開啟,讓大人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想法,不要認為孩子很懂事,很成熟,不需要我們操心,其實不然,他們是需要父母的肯定和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