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點選載入圖片

我現在才覺醒到軒軒有多少病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呢?原來是他頑強的生命力!

一、降生

2007年冬月二十八(小寒),陽曆1月6日有霧。

我來到重慶已經8年了,今天還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上班,過著週而復始的生活。今天心情比較沉重,因為高佳(就是我的愛人)進醫院兩天了,

醫生

說需要觀察一下,預產期還有幾天。不一會兒電話鈴聲響起,顯示媽媽的電話。喂…什麼?醫生說要提前剖腹產…總之什麼過高缺氧我也沒聽進去。急忙找到領導請假後,買著長途汽車票就往家趕。回成都的路程三百多公里,有足夠的時間去想想即將誕生的小生命,此時的心情有擔憂,有興奮,有喜悅,這就要當父親了,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在心裡問自己準備好了嗎…

到了成都我又急忙打車就往溫江區第五人民醫院趕,時間過得太慢太慢了。另外一邊時間又過得太快,她已經進了產房。煎熬中終於到了醫院,氣喘吁吁地來到產房門口看見家人都在等著,我內心平靜了許多。我感覺沒一會的功夫,護士推開門說孩子6斤8兩,就這樣一個新的生命——我的小天使誕生了。

二、平淡簡單的愛情

我和我愛人高佳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同上一所學校,又是同年同月出生。和很多人一樣,我們經人介紹談了戀愛,在雙方家長滿意的情況下,組建了家庭開啟了新的生活。我們的婚禮很簡單,沒有婚紗,沒有大請賓客,只是雙方家人走到一起吃了個便餐,結婚照成了我們倆唯一珍貴的合影。

有了軒軒後,我們的生活依舊平淡卻多了溫馨。老婆在成都上班,為了方便生活就在她公司附近租了一套小居室,媽媽搬過來幫著照看孩子。我2000年去重慶上班,兩三個月甚至半年才能回一次家。因為當時家庭狀況比較差,所以一直努力工作,其實內心知道欠整個家庭一份溫暖,一份關愛,所以對家人有著一份莫名的欠咎。

三、發現異常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轉眼間,軒軒來到我們這個家庭三個月了,這時我們發現了軒軒身上的一些異樣。軒軒的雙手只會攥拳打不開,而且脖子一直歪著眼晴沒有一點神彩,不哭鬧也不愛笑,於是我們就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

剛開始醫生也沒診斷出什麼問題,只說回家給他多按摩。就這樣又過了兩月,軒軒還是沒有好轉,反而脖子需要手去支撐才能立起來。我們又去醫院作全面檢查,醫生說懷疑有腦癱現象,但不能馬上確診,讓我們試著針灸看能否好轉。

在內心煎熬中嘗試著一切可能,心存僥倖地覺著不會那麼嚴重。接下來的日子,我深深地記著,那段在痛苦和茫然中度過,雖然不願接受即將到來的現實,但慢慢的有了心裡準備。看著媽媽的焦慮,老婆得以淚洗面,我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問自己老天公平嗎?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使這個家庭能和從前一樣幸福。我靜下心來思考著,我是家裡的主心骨,唯一的精神支柱。所以當一個人想明白了領悟了,你就得到了,你就豁然開朗了,接下來的路就好走了。既然這樣,就準備好勇敢面對現實吧,站好自己的位置,開導家人,不管怎麼樣一家人也要快樂的生活下去。

四、接連確診

在軒軒出生8個月以後,有一次軒軒因感冒發燒抽搐,剛開始半個小時,間隔半小後又抽,口吐白沫。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軒軒確診了癲癇。我們想這可能只是短暫的發病,慢慢會好起來。誰知這種玩頑固性疾病就沒完沒了了,我們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才知道這是漫長過程的開端,我們一家一下又墜入冰窟,剛剛建立起的勇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又能怎樣呢?除了面對現實還是無奈的面對現實。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很多歡聲笑語,多了一份沉寂。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正慢慢消逝,內心針扎著,我們還有未來嗎…

接下來我們打聽偏方,結合網上資料就開始到處就醫,時間很快來到了軒軒1歲半。此時的軒軒還不會說話,而且吃飯也不願意咀嚼,手指還是打不開,癲癇時不時的也發作,到各地找專家看。成都華西醫院也去了,根據重慶兒童醫院病例確診腦癱,癲癇,也可能會有

自閉症

的情況,但要再大一點才能確診。

聽到這裡,我們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麼話也沒說,只在醫院辦理了半年後複查的預約手續,就坐上回家的大巴車。一家人除了略顯愁容,其它的還好都比較平靜,可能大家都有思想準備了。在回家的途中,腦海裡不斷顯現近幾年的生活片段,反差如此之大,如何才能走出來,我要開解自己儘快振作起來。我想再大的事情也阻止不了初升的太陽,再富裕的生活也喚不醒離去的親人,買不來時間阻止不了日落,只能珍惜現在身邊的一切,少一些遺憾。我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一定要讓整家庭開心的生活。

五、干預康復 偉大的軒軒奶奶

醫生說這一類特殊孩子要早發現早治療,我們把軒軒送到了溫江區北斗星苑特殊兒童學校進行康復訓練,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安頓下來,沒想到一住就是5年。剛開始的時候老師都不敢收,因為太小。最後是田校長和王苑長看著可憐,把他暫時收下看能不能有所幫助。王老師就像帶自己孩子一樣辛勤付出,日復一日的訓練,教他發音,教他掌握平衡,教他對視眼神,還有很多很多。

因為我和高佳都要上班(為了孩子醫藥費,學費,房租),所有照顧軒軒的重擔落在了我母親的身上。孩子身體虛,汗太多,也不知道大小便,衣服每天要換二三十件。媽媽就每天洗呀洗呀,手都變形了,每次去學校看到她的時候心裡都不是滋味。為什麼我們應該承擔的事情要讓年邁的母親去承受?她老人家總說:費用大,你們倆就在外好好工作,我就不相信一家人下了功夫還沒有收穫。大家相視著,眼睛溼潤了,但大家心連得更緊了。

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點選載入圖片

奶奶每天天不見亮就起床給軒軒做早餐,在機構學著給軒軒訓練,而且做了很多道具。孩子不說話,氣息不好,就讓他吹臘蠟(臘蠟吹了兩年)。發不了聲就每天早晨帶著他到屋頂學發音:啊、啊、啊…(一學又是兩年)。為了他身體好一點總是把好吃的有營養的留給孩子,自己總吃點剩飯。不知道老人家偷偷流了多少淚,這樣的媽媽哪裡找,這樣的奶奶哪裡找。說起來很簡單,真正做到的有幾人。軒軒眼睛沒有神彩,不對視,奶奶就拿著軒軒比較喜歡的物體,在面前叫著他的名字來回晃動,天天如此。

學校上課時間為週一至週五,每次出門總是背一大包,前面還抱著軒軒走到坐公交車的地方(這個過程難以訴說)。

我記得確診軒軒自閉症時快到2歲了,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生活,而且更珍惜在一起走過的時光。生命是短暫的,何不放飛自我。軒軒第一次叫爸爸的時候是3歲(非常清楚),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是4歲(不是很清楚),第一次叫奶奶、外公、舅舅、舅媽的時候已經是差不多6歲(還很模糊)。

別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要麼去打麻將,要麼玩手機,要麼陪著自己的孩子或孫子一起做活動,但都沒能理解陪孩子的意義,為什麼要陪著他們,要怎樣和孩子們正確的溝通。自己的孩子都愛,方法正確的不多。會生不一定會帶,會帶不一定會養,會養不一定會教。

我媽媽每年為軒軒制定了計劃,比如什麼時候完成能夠自己小便,什麼時候完成大便。聽著好像這是小事,但就這兩樣都教了幾年。為了完成上廁所這一項我媽媽晚上基本沒怎麼睡覺,眼睛都浮腫了,特別到了冬天媽媽睡覺從來不脫衣服,都是穿著衣服休息,就為了隨時要起來給軒軒換被汗打溼的衣服和上廁所。每年一小計劃,兩年一大計劃,五年一規劃。用筆寫字,用勺子吃飯,用筷子夾菜,怎樣穿衣,穿鞋襪等等,教他刷牙就用了5年,這些只是很小一部分。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說他的生活習慣(都需要輔助),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洗臉刷牙,放好洗臉帕,擦桌子拿碗筷子,帶好袖套和胸前餐布。端飯,抬小橙子吃飯,如果有飯漏在桌上一定要撿起來吃掉,飯後的收撿工序都讓他親自動手。哪裡拿的東西一定要放回原位,進出門要把鞋子放整齊,遇見熟人要主動問好,做錯事要說對不起,進教室上下課要鞠躬打招呼,想要什麼一定要主動說出來(就因為不說話才要這樣去做)太多太多,無時無刻都是細節。還有一次老師帶軒軒去辦公室玩,他把老師的水杯從後陽臺扔到了草叢裡摔壞了,媽媽就帶著他步行到街上去買來陪給老師,而且這個錢要從軒軒吃好東西的生活費里扣出來。主要是要讓他立刻意識到扔東西是不對的,而且會少吃一頓好吃的,如果過幾個小時就不起作用了。小孩子的行為習慣一但養成是很難改的,好比一張白紙,你畫什麼像什麼。軒軒就這樣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冬去春來2012年大年剛過完,天氣還很涼,小雨在空中隨風飄落。他剛滿4歲,今天是開學的日子,奶奶、高佳和我帶著軒軒往學校趕,媽媽微駝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亳不起眼,那樣的普通。軒軒好像有點懂事了,牽著奶奶粗糙的手感覺特別溫暖。我拿著行李日用品緊跟在後面,來到學校還比較早,去交了半年房租然後把衛生打掃起來。我媽媽是一位特別會收拾家務的人,床單被子非常乾淨帶著一股清香味。小軒軒還在那裡阿、阿、阿開心的叫著,時不時還會叫爸爸而且非常清楚,但叫媽媽還很模糊。收拾完行李以後,我們一家人坐下來商量著上半年的計劃。聽說有些孩子病情加重了,智力倒退了,我們應該如何配合老師,這些都需要和學校勾通。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去找到他的老師相互勾通著,聽取著一些成功案例及建議。大家商量結果就是軒軒的肢體康復,語言發音,眼神對視等等共同來完成。不管怎麼樣,最起碼有目標,我們相信有付出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我記得是週末,我們一家人在廣場散步,有許多小朋友在那裡穿著溜冰鞋輪滑,在人群中飛快地穿梭。軒軒一下來了興趣,啊啊地叫著,用手指著小朋友高興地跳著。於是和他媽媽商量買了一雙溜冰鞋,而且這樣可以更好地學著掌握平衡。沒想到的是他穿著鞋就能站起來(大人稍微扶一下),這一刻嘎嘎笑個不停,晃晃悠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奶奶把這雙鞋帶到學校走廊、人少的時候訓練他,每隔兩米遠放一顆花生米在護欄上讓他去拿著吃。就這樣他愛上了輪滑…

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點選載入圖片

這樣一來軒軒高興了,但苦了奶奶,穿著溜冰鞋來去自如,像一陣風追都追不上。吃飯要穿著,下課十分鐘也要穿著,哪怕半夜上完廁所也要穿一會兒。關鍵是他身體虛,沒幾分鐘汗水就會打溼所有衣服,容易感冒發病。你不滿足他吧就情緒激動,頭撞牆,把手抓得鮮血長流。為了這種情況,我們又坐下來討論解決辦法。如果任由軒軒這樣興奮下去,他的情緒更難控制,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一致意見先把溜冰鞋藏起來,不要讓他看見,以為這樣問題就解決了。沒想到接下來才知道自閉症有多難,凡是他們專注的事情是很不容易改變的。他只要是看不見溜冰鞋,沒有滿足他,那麼身邊所有一切可以破壞的東西都成了犧牲品。如果沒有可破壞的東西他就開始自殘,兩隻眼睛氣得發紅。當時是我們第一次看見電影裡才有的血紅大眼,而且還帶著恐怖的咆哮聲!我們傻了,愣住了、心裡受著煎熬,這到底是怎麼啦。當時我愛人一下就撲過去抱著他,從背後握住他到處是血痕的雙手。此刻我們一家人的內心就像沸騰的血液被寒冰包裹著。奶奶無奈地找出溜冰鞋扔給他,就在這時軒軒立刻就笑了,而且笑出了聲。這什麼情況,反差如此之大,好像什麼事兒不曾發生過。眼淚掛在臉頰兩旁,睫毛上還閃爍著些許淚花,鼻涕快從上嘴唇流下來了。但這些影響不了他開心的面孔,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他了,這是當時的體會。看著家裡狼藉一片,再瞅瞅他,全家人會心地笑了。

其實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我們是好事,也是他成長過程必不可缺的。我們想讀懂他,反而離他越遠,就像浩瀚星空無邊無際。和軒軒相處要用心去感悟,不斷從他身上體會到新的東西,這份感悟應該就是軒軒送給我們的禮物。

特殊孩子不管是什麼型別,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這樣會恢復好很多。如果說家長覺著發現晚了,沒關係現在就是起點。如果說家庭狀況很差沒辦法送相關的機構和醫院,也沒關係,在尋找新辦法的同時不影響家人從此刻開始做一些與孩子互動、心靈勾通,語言勾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離異家庭、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靠老人拉扯艱難的生活著,又怎麼辦。我想如果每個人在思考“該怎麼辦”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說一聲“我必須這樣做“。所以一定要有信心,然而信心必須有動力,孩子那無助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動力,所有的事都會迎刃而解。

既然我們發現了軒軒情緒問題,那這就是新的挑戰,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我知道這又是漫長過程。怎樣避免激動,我們小心嘗試著。記得有一次我從重慶回來,到了家門口剛敲門,大門立刻就打開了。軒軒大聲叫著爸爸回來,爸爸回來,一會尖叫一會咆哮,激動的表情隨著臉部肌肉在顫抖,眼神中有激動、渴望、期待與滿足,此刻父親就是他的全部。我知道此刻要注意情緒控制。

軒軒,爸爸回來了不激動不激動,別跳了站好,注意控制情緒。我要他看著我的眼睛反覆地對他講道理讓他安靜。過了兩分鐘情緒慢慢安靜下來,這時我放下包,軒軒拉著我的手,另一隻手指著地上的拖鞋叫著爸爸。原來在我到家前一個小時就坐在門口,放好拖鞋等著我不願離開。他很重感情,渴望父愛,認定的事會非常執著去完成。

軒軒牽著我的手穿好拖鞋來到餐桌旁,指著凳子用表情告訴我坐下吃飯。他很開心,時不時的抬頭看著我,從他眼神中能看出他很滿足,真想把這一刻永遠定格!這只是簡單不能再簡單的一餐飯,卻永遠烙在了我的內心深處!軒軒 我 愛 你 !

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點選載入圖片

軒軒5歲前,我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來鍛鍊他大腦與手的康復,結合書籍與實踐經驗,最終找到了針對軒軒比較有效的鋼琴治療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找了鋼琴老師教,但都因無法進行而告終(軒軒根本就打不開手指,而且行為習慣讓人無法接受)。這條路我們本來也打算放棄,但剛好後來學校來了一位教鋼琴的羅老師,於是軒軒奶奶找到學校領導一起和羅老師溝通,鑑於軒軒不會說話,無法交流,手指也不怎麼愛動,建議先帶回家讓他手指能放在琴鍵上彈出聲音再說,接下來我們買了電子琴,透過奶奶堅持不懈地努力,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讓孩子能夠用拇指和食指在琴鍵上動起來,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變化,當軒軒再次站在羅老師面前的時候,就決定讓他先學段時間再說,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舉措卻為他打開了心靈的窗,所以透過自己的堅持並找到一種適合孩子康復的方法有多重要。

雖然剛開始學的時候也很艱難,但透過羅老師與軒軒長期的磨合,發現孩子變化很大,學鋼琴原本很枯燥,但躁動的軒軒居然能在鋼琴上慢慢的安靜下來,手指也開始變得靈活,呆滯的眼神有了些許靈氣。這證明大腦正在發生變化,此刻我們對軒軒的康復就更有了信心。這中間得益於羅老師的辛勤付出,作為家人我們非常感恩羅老師,感謝他對軒軒的全心付出、辛勤教育和培養。軒軒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也會繼續堅持下去,永不會放棄。

軒爸親述: 軒軒確診自閉症前後我的心路歷程和軒軒的成長記錄

點選載入圖片

藉此機會我也代表家人,向一路走來幫助、關心軒軒的田校長、王院長及所有老師、朋友們表示衷心地感謝!謝謝大家!軒軒能恢復到現在的狀況和各位老師們的關心分不開,再次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