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目標總完成不了?學會“奇蹟提問”,幫孩子邁出第一步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相信很多家長在這段時間都會和孩子一起總結上半學期的學習情況,指出孩子的進步和不足,看一看之前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是否實現。

不過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面臨同一個結果,那就是孩子的目標總是無法實現。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就武斷地判定孩子沒有努力,不求上進,也許孩子本身也是想改變的,但改變對他們而言確實太難。

所以與其一味地把責任推卸在孩子身上,不如找到目標完不成背後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有真正的進步。

為什麼孩子的目標難以完成?

對於目標的制定,相信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是躍躍欲試的,孩子自己當然也會有抱有很大的期待,在各種激勵的作用下,孩子會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制定的目標一定能夠完成,自然讓家長也會覺得充滿信心。

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雖然制定的目標就在眼前,但是孩子卻總是難以做到。

這其實和成年人想要透過運動以及節食減肥一樣,明明知道動起來會更健康,可就是葛優癱不想動;明明知道控制飲食會瘦得更快,可總是安慰自己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呢?

對此心理學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身體裡不僅有理性的自我,同時也會有感性的自我,而且兩者之間本身就是有衝突的。

雖然我們能夠透過理性制定目標,但是感性卻會讓我們享受當下,從而在舒適圈中不想走出來。

在《象與騎象人》裡,心理學家繳納森·海特把我們的情感比喻為一頭大象,把理智比喻為騎象人。

當我們想要改變,開始行動時,大象往往會佔據優勢,阻止我們改變。

如果想讓大象得以改變,那麼就需要給大家提供正面反饋,通俗點說就是先給大象一點甜頭。

如果大象能夠明顯感覺到實現目標帶給自己的好處,相信他自然也不會阻擋人們的行動,反而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當然改變是需要勇氣的,如何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改變,

學會奇蹟提問,也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夠幫助孩子邁出行動的第一步。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名詞叫做小步子原理,它指的是在改變的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

透過不斷獲得小的成功來積累經驗的好處,從而為下一步行動提供心理動力。

如果孩子能夠主動地邁出一小步,比如堅持每天抄寫唐詩,那麼日積月累下來,孩子在古詩詞的學習上一定能夠領先於他人;

比如孩子堅持每天閱讀半個小時,那麼一個學期之後,孩子不僅知識面能夠拓寬,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有所增強。

而奇蹟提問正是小步子原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夠鼓勵孩子邁出一小步,從而前進一大步。

那麼什麼是奇蹟提問呢?

透過一連串的提問,假設好的結果已經發生,然後再往回看,看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為人們邁出第一小步提供動力。

奇蹟提問的三個步驟

為了更好的奇蹟提問,我們不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平時非常喜歡畫畫的孩子,在假期參加了暑假訓練營,在最終結業的時候,如果畫的畫能夠得第1名,那麼便能夠得到一份豪華大禮。

然而面對其他的高手,孩子自然心裡發怵,甚至對自己有所懷疑。那麼這時不妨對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自己真的得了第一名,會發生什麼事情?

相信此時孩子的第一念頭是,我肯定得不到第一名。但是這並不妨礙第2個問題的提出:萬一得到第1名呢?想想總是可以的吧?

這時孩子肯定會表示,得到第1名當然非常開心,因為這是對他繪畫技術的認可,當然也會增加他對繪畫的信心。

不過即便名落孫山也沒有關係,畢竟以後還會有很多的機會,只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相信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這個時候第3個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如果真的得到第1名,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孩子,邁出的第1小步是什麼呢?

很顯然是端正自己的態度,調整自己的心態,認真地聽老師講每一節課,把握繪畫的技巧,努力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創作出好的作品呈現給老師,讓老師將以指導和修改。

經過這三個問題,相信孩子一定會知道自己眼下應當做什麼,這雖然看似只是一小步,但是卻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一大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