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捱打”和“幾乎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捱打,想必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不管是什麼年代裡的孩子,似乎在小時候,都很難逃脫父母的打罵。相關的統計表示,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小時候都捱過打。但是在諸多的父母眼中,這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方法,而且是必須要用,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

畢竟老話說,養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話,都成為教育的一種思想理念,一直相傳下來。我們經常能夠在網上看到,很多孩子,都會被父母打罵,尤其是小學之後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被父母打的次數尤為多。

網路上曾經瘋傳過一個影片,母親下班之後,看到寫作業的孩子,並沒有溫柔的摸摸孩子的頭,而是直接暴躁的用力,將其從椅子上推到地上。並且不斷的對孩子進行推搡與打罵,而孩子如同習慣了一般,不哭不鬧。任由媽媽打,然後再次做到椅子上。

不得不說,看到這樣的畫面,小編倍感心酸。要知道,之所以孩子在現在,任由父母打罵,或許是因為她們還沒有對抗父母的能力與體力。不敢想象,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今後該是什麼樣的性格,如同母親般暴躁?還是受虐成性?

而不管哪種,都不是孩子該有的狀態,而這也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其實小時候經常捱打的孩子,與沒有被打過的孩子,長大之後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在這幾個方面。

1、

思想觀念方面

處於暴力的環境中,孩子也會自然的變得暴力,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環境對人的性格影響還是很嚴重的。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父母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自然就會學習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觀念,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容易犯錯。反之,家庭和諧,處理問題冷靜的父母,孩子自然也能夠學會如此。

2、

情緒管理方面

我們都說,人的情商與智商一樣重要,而情商的一個表現,就是情緒管理方面。遇事慌張,滿是負面情緒,甚至是暴力發洩情緒等等,這些都是不太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小時候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就容易這樣,因為他們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發洩情緒的“出氣筒”

以至於長大之後,他們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知道怎麼發洩情緒。但是喜歡說服教育的父母,不打孩子,自然培養的孩子也不至於如此。

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體罰打罵,甚至是怒吼都是不太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是有很多種的,敞開心扉的暢談,耐心的說服,潛移默化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父母可以採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讓他們遠離捱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