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苦惱孩子說話晚?以下幾種做法能幫助你的孩子早日開口說話

昕昕是個新手寶媽,她最近因為寶寶事情非常憂心、煩躁,根據昕昕所說:“寶寶已經是滿十三個月了,但是ta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而且是怎麼教ta,ta都不會,就只會咿咿呀呀的,鄰居家的同齡小孩都會說一整句話了。

外加上昕昕聽人說孩子會說話的早晚,是與孩子的智商高低有掛鉤的,昕昕知道後就覺自己心理壓力劇增,並覺得自己的寶寶到現在還不會說話,是不是因為智力比較低下呀!”

其實有關於孩子早晚會說話的問題,是不能夠拿來與其他孩子做比較的,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發育情況都是不一樣的,當父母的是不必太過於憂心的。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但關於孩子早晚會說話的問題也是許多家長所關心的事情,那麼孩子多大會說話算正常呢?孩子會說話的早晚,真的就跟智商高低是有掛鉤的嗎?

1、孩子多大會說話算正常?

其實小寶貝在出生後就在開始觀察以及學習大人的說話方式了,並且小寶貝的語言發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例如:1-2月的咿呀學語

2-6月的笑與尖叫

7-9月的類似“爸爸/媽媽”的聲音

10-15月的會叫“爸爸/媽媽”

16-21月的簡單詞語,並且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22-29月的連續兩個字的短語;還有50個以上的單字,並且能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30-36月的能理解陌生人的全部語言。

但是這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依照以上規律進行發展的,因為每個寶寶體質發育的不同,以上規律只是按照了大量資料得出的一箇中和資料,以方便廣大父母進行參考而已。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2、孩子會說話的早晚與智商是否掛鉤?

事實上寶寶會說話的早晚與智商高低是不存在掛鉤的,因為一個寶寶的語言發展問題不僅僅是跟智商有關係,是可能寶寶還受著一定的遺傳因素、或者是環境因素和父母的語言行為因素而影響的,個體的差異性也是十分明顯的,要是僅單憑寶寶說話的早晚就給寶寶貼上智商高低的標籤,是非常不科學的。

或許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四歲的時候是還不會說話的,甚至連他的父母也一度認為他是個啞巴,一直到了愛因斯坦9歲時說話也不併流利,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他卻創造了科學的奇蹟,由此表明,其實孩子會說話的早晚與智商是並無掛鉤的。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3、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晚說話?

①。父母

填鴨式教

孩子

學說話

一些寶爸寶媽因為急於讓寶寶能夠早日學會說話,就對幼小的寶寶進行了輪番轟炸式教育方法;也就是一個勁地對著幼小的寶寶說個不停或是嘮叨個不停,並自認為這是再給寶寶營造學習語言的環境。

實際上,讓幼小的寶寶生活在一個語言氣氛濃厚的環境裡,的確是有利於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但要是一天到晚只讓寶寶聽寶爸寶媽說話,沒有讓寶寶進行一定話語發揮空間,這對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也有很大的阻礙的,所以說寶爸寶媽在對寶寶進行語言教育時,一定要記得給寶寶留出發揮話語空間。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②。父母常常與寶寶說“寶寶語”

部分父母在與寶寶進行溝通時總會不知覺就會使用到“寶寶語”,例如:“奶奶”“水水”“飯飯”等等重疊詞語,並且還認為這樣說話非常的可愛,或是覺得這樣說話寶寶比較容易理解,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對於幼小的寶寶來說,一個字或是詞語就代表了一個意思,所以“水水”並沒有比單“水”字好理解。相反的,如果父母長期與寶寶這樣子說話,寶寶就會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是正確的,並且覺得就該這樣說才是對的。

其實父母這樣做只會延長了寶寶學習語言的過渡期而已,並且還會使得寶寶遲遲不能發展到說完整話語的階段。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③。

父母常常與孩子一起說疊音字

在有一歲左右的寶寶中,大部分寶寶都是會說些重疊字音的,或者是用像生詞來代替ta所想描述的事物名稱,這一階段也是寶寶語言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過程,而並非是寶寶喜歡的用詞表達方式。

但有些寶爸寶媽就會覺得寶寶這樣子說話非常的可愛,並且天天都跟寶寶用同樣的,疊詞說話方式來與寶寶溝通,殊不知這樣的溝通方式反而延長了寶寶從單字到句子的過渡期,並且干擾了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

所以寶爸寶媽在教育寶寶學說話期間,最好還是不要跟著或者模仿寶寶的說話方式,並且要用正常適用的語言來教導寶寶學說話,而且還有少用或是不用寶寶疊音詞,更不能用寶寶疊音詞來教導寶寶認知事物,要正確的慢慢引導寶寶擺脫疊音詞。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4、怎樣才能引導孩子早點說話呢?

Ⅰ。透過玩遊戲期間訓練孩子

遊戲方式:寶爸或是寶媽拿著寶寶喜歡的食物,來引導寶寶說出食物的名稱。

寶爸寶媽在日常中可以這樣啟發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寶寶,這個叫什麼?”“對,這就是香蕉,那麼寶寶想一想什麼動物愛吃香蕉呢?”就以這樣的方式來不斷的引導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寶寶的思考能力。

進行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有語言表達的機會,也讓寶寶試著認知周圍事物並且表達出來,這樣做不僅訓練了寶寶的思維能力,還能讓寶寶養成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Ⅱ。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條件

寶爸寶媽要給寶寶創造說話的條件,假如家中寶寶仍然在用表情、手勢或者動作向你提出要求,當寶爸或是寶媽的你是可以有意的對寶寶進行不迴應的,並且引導ta不得不使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在給寶寶日常生活護理與玩樂、餵食前父母家人都是可以對寶寶進行語言的訓練,例:給寶寶餵食前,寶媽可以說:“來,媽媽餵飯”;奶奶給寶寶洗澡前,可以說:“寶寶乖,奶奶要給你洗澡了”;寶爸給玩具前可以先說:“來,爸爸給玩具”,家人是可以經常用這樣的方式讓寶寶把經常聽到的聲音與看到的人結合起來的。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Ⅲ。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多說話

在寶寶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父母家人應當及時的迴應寶寶,並且可以用寶寶發出的聲音來回應ta,也可以透過開心、驚喜的面部表情來回應寶寶,這樣常常的和寶寶進行互動,寶寶會覺得很高興,也從而激發寶寶對說話的興趣。

當寶寶能發出一個音或是字的時候,例:“奶”時,寶媽這時就應及時的給寶寶再加字組詞,如:“奶粉”“奶瓶”“奶糖”等等,鼓勵寶寶跟著去說,並且往後都要等寶寶伸手說“要”時再給ta。

寶爸寶媽也可以採取以上方法,利用起家中各種物品讓寶寶選擇,並鼓勵寶寶說出“要”。如寶寶開始喊“媽媽”了,寶媽就可以以“媽媽”這個詞來聯想到各種含義,並且鼓勵寶寶說“你是想要媽媽抱,對嗎?”“讓媽媽拿奶瓶”“想跟媽媽玩了”等等,要是寶寶發音不準是,寶爸寶媽應當及時糾正過來,引導寶寶講清楚,不要笑話寶寶,否則是會引起寶寶不願或是不敢再講話了的。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Ⅳ。父母不要重複孩子的錯誤發音

寶寶在牙牙學語期間難免會出現發音不準的現象,例如會把“吃”發音成“七”,也可能會把“姑姑”發音成“嘟嘟”,這一現象在大多數牙牙學語中的寶寶都是會出現的,寶爸寶媽在這一期間不要跟著寶寶重複ta的錯誤發音,以免寶寶會錯以為這樣的發音是正確的,這對寶寶學會正確發音來說哦是有害而無利的。所以在此期間寶爸寶媽應當堅持用正確的發音與寶寶說話,寶寶聽得時間長了看的時候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的糾正過來了。

在最後:部分孩子在聽力、智力、行為等等方面都是正常範圍內的話,並且是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也能用點頭或者是搖頭等身體語言做出反應的,但就是不開口說話的,在面對這樣情況的寶寶時,當父母的不用過於心急的,平時要多跟寶寶說說話,講講故事,從而訓練以及慢慢的引導寶寶。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好啦!今天就說到這裡,我是俗氣愛錢的可可寶媽,感謝大家的瀏覽、點贊、評論、轉發加關注,我們下一篇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