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帶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耐心與能力的事情,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在教孩子,孩子也在教我們。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梅婷夫妻兩人和女兒快快

一次“對峙”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當時他們一家人逛超市,只有2、3歲的快快發現有一個小朋友拿了自己的氣球,就馬上奪了回來,想了一下又用氣球打了對方一下(看起來並不疼,對方小朋友也只是蒙了一下,並沒有哭)。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看到這一幕的梅婷立刻將快快往後拉了一下,制止女兒的行為並且要求她向小朋友道歉,但快快卻說:“我不要”。

後來爸爸嚴肅的要求快快道歉,並說:“你覺得你這樣對嗎?”,快快非常快地回答“對”

再後來雙方就陷入了長久的僵持。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但這件事真的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嗎?

大人和孩子的邏輯不同

其實事情的根本原因在於,大人和孩子的邏輯不同。

對於2、3歲的快快來說,物權意識很重要,有人未經允許動了她的氣球,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她很憤怒所以要打人警告對方、發洩情緒。

而家長認為,氣球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打人是原則問題不能忽視,你不道歉就是不聽話、不講禮貌……更何況“一定要道歉”的話已經說出去了,再收回來很沒面子。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大人和孩子各有一套邏輯,且互不理解,這樣僵持下去只會傷害親子關係。

記得馬未都老師在綜藝《圓桌派》中分享過一件事。

馬未都的兒子小時候,有次父子倆逛街,他兒子看上了一個玩具,想買,但馬未都直接就拒絕了。

他兒子說:“爸爸,你要是我,你就知道我多想要這個玩具了。”

馬未都一聽就心軟了,但之前的話已經說出口了,還是不能答應。

然後他兒子就開始哭,馬未都老師一看就說:“你不能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哭啊,這樣我太沒面子了!”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兒子一聽不哭了,忍了一路,回家之後嚎啕大哭,還對馬未都說:“我長大了絕不能讓我兒子受這種委屈。”

雖然很少有孩子能像馬未都兒子一樣將心裡話說出來,但這樣的委屈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不講理、不聽話,鬧脾氣時很難搞,實際上都是忽視了孩子的邏輯。

大人出於自己的邏輯,對孩子提出的那些看似合理的要求,都是在要求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當然是認可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認同孩子的情緒,比如可以對快快說:“我知道你不想讓別人拿你的氣球,你可以對他說這是我的,你不能拿。但是不能打人……”

比如馬未都老師可以對兒子說:“我知道你很想買這個玩具,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可以……”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其實在2-6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情緒認知發育的黃金期,孩子開始出現喜怒哀樂等情緒,但卻不理解、不會表達、不會控制,所以就只能透過打人、哭鬧等方式來展現。

所以才需要家長理解和幫助孩子認知情緒,而不是和孩子對著幹。

只有當孩子能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後,才能學會對別人共情。

長大後,才能成長為一個高情商、受歡迎的人。

培養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除了要抓住孩子“鬧脾氣”的當口之外,還可以利用繪本。

像這套《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就是不錯的選擇。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這套繪本共8冊,適合2-6歲的孩子。圍繞著憤怒、恐懼、孤獨、嫉妒、悲傷、害羞、自卑和幸福這8種情緒,由主人公帶領孩子一起體驗每一種情緒的變化,提升情緒認知能力和管理能力。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這套繪本是由韓國國家青少年精神輔導中心特別策劃的,由韓國一線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師設計,將孩子的各種情緒融入了一個個很平常的生活情境中,用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方式,引導孩子做出情緒上的轉變。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比如在講述憤怒的《咚!咚!咚!我很生氣》中,就將憤怒的情緒擬化成了一隻大猩猩,讓孩子可以直觀

的理

解“憤怒”,引導孩子學會將憤怒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梅婷女兒“打”人拒不道歉:當孩子鬧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透過故事來教孩子如何正當釋放不良情緒,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心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