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孤獨症孩子的發脾氣

他們發脾氣一樣嗎

很多普通孩子三歲至學齡期,開始發脾氣增多,撒潑打滾、聲嘶力竭、抓撓啃咬、撞頭自傷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令家長們惱怒、抓狂不已。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孩子同樣容易發脾氣,且發作起來極難安撫,近乎崩潰。從發脾氣行為來看,似乎兩者表現很相似。但細探起來,

兩者的誘發原因及表現特徵還是有很大區別。

年幼普通兒童發脾氣多是任性的表現,原因主要是需求未滿足、遭挫折、遭欺負等,一般情況下可透過安撫、分散注意力,以及物品獎勵等得以緩解。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大都可學會情緒控制,因而發脾氣次數和強度逐漸趨緩。個別兒童可持續至成年期,另當別論。

ASD孩子的發脾氣誘因及其控制與普通孩子很不一樣,他們發脾氣不但頻繁,且令人難以琢磨,不大可能透過擁抱、安撫、分散注意及獎賞得到控制。而且,ASD孩子的發脾氣可貫穿整個童年期,直至成年期,改善也可能不明顯。

當然,ASD兒童也有類似正常兒童的發脾氣,家長對此瞭解更深刻些。而醫生或是老師有時摸不著頭腦,ASD的發脾氣來去突兀,有時戛然而止,有時沒完沒了。

如何應對孤獨症孩子的發脾氣

瞭解兩者發脾氣的區別,利於控制ASD情緒爆發,也是干預治療ASD的一個環節。我們對他們的發脾氣總要做出對策反應。如何區別兩者發脾氣的誘因和發作呢?

目標導向與超負荷。

普通孩子發脾氣,多源於需求沒得到滿足,如想要的玩具、食物、繪圖等目標物未能到手而發脾氣。有的孩子因扣不上衣釦也會大發脾氣。他們在疲倦、飢餓或感覺不舒服時更容易發脾氣,但總可探知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發脾氣。

ASD兒童的發脾氣,多與壓力和不堪重負有關。

因為他們的感知覺普遍異常,且敏感。當他們感官、情緒感受到資訊量過載,或是遇到太多不可預測事件時,都會引起持續而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憤怒與哭鬧。

發脾氣需要聽眾。

一般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適當忽視,或將孩子帶離現場,或是滿足他的需求(儘管不當滿足不是最佳方式),通常會停止發脾氣行為。ASD孩子的發脾氣難以判定原因,有時是在安靜狀態下發作,或是旁邊無人時發生,甚至獨自一人時也爆發。他們情緒爆發的原因,很可能是身體不適,或是外部刺激超載所致。他們不會表述情感或是身體感受,但渴望別人知道。遺憾的是,別人難以捉摸他們發脾氣的來龍去脈,除非是最熟悉的家長或老師。

概述和總結。

一般兒童發脾氣是一種憤怒或沮喪的宣洩,且有較明晰誘因,可用常規方法予以控制。而ASD的情緒失控和崩潰,是對壓力不堪重負,難以忍受身體不適的反應。比起普通孩子,ASD更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也不會自然減少發脾氣。上前擁抱、呵斥、制止或是鼓勵行為總是達不到控制目的。有時,他們也會突然自動停止發脾氣和哭鬧。

如何識別

如何識別ASD不堪負重的跡象呢。因為他們無法向你傾訴內心焦慮和憤怒感受,你只能透過他們的行為表現進行判斷。例如:

感官迴避。捂耳朵、捂眼睛、迴避或是退縮到角落裡。

感官刺激。用頭輕磕傢俱、搖晃和旋轉、爬進桌下或是狹小空間等。

重複刻板行為增多。

重複觸控同一物體、不停晃手臂、抖手等。

激越行為。

可能伴有尖叫和哭鬧,攻擊行為。

退縮,拒絕參與。

極力掙脫別人的勸誘或擁抱。

刺激行為頻繁。

如快速劇烈搖晃、拍手、頻繁自言自語、旋轉、敲打腦袋等。

自傷行為。

撞擊頭部、掐自己、撓自己等。

這些行為可能是為了尋求自我平靜,或是試圖自我刺激來阻斷和緩解個人焦慮、恐懼感。我們不妨延伸解讀這些行為,如正常人焦慮、恐懼或感覺不適時,也會有下意識刻板動作和行為,如抓耳撓腮、不停搓手、摧胸頓足等。

如何應對孤獨症孩子的發脾氣

怎麼辦好呢

一旦你意識到ASD孩子有焦慮、超負荷或不安的跡象,嘗試用以下方法來讓他保持冷靜,或許有一定安撫作用。

提供迴避空間。

安靜而相對密閉的空間利於ASD孩子鎮靜下來。在家裡,也可能是他的臥室,也可能是洗手間。記得有位家長說:自己孩子一旦發怒,就領他到他臥室裡的一個單人帳篷裡。孩子一旦鑽進帳篷,便會趴著不動,或是會聽一陣古典音樂,情緒很快得以安撫。

給個熟悉的感官刺激物或盒子。

盒子裡裝有孩子熟悉的物品,如陀螺、擠壓球、纏結玩具、小汽車、膠質奶嘴等。因為,有些患兒緊張時喜歡咀嚼,有的則喜歡看陀螺旋轉,有的會不停手捏球來平撫自己。

制定簡單練習平靜的程式表。

例如有一本Kelly Tilley寫的書《活躍想象力》(active imagination,2011),其中有許多令人放鬆的練習和遊戲,配有插圖和簡潔說明,不需要複雜指導,共有50項適於兒童感覺運動遊戲獲得,以提高注意力、協調能力及身體力量。適用於6歲以上ASD孩子放鬆訓練。

嘗試教孩子學冥想或技巧。

有個家長和我說,他的ASD兒子自幼喜歡聽古典音樂。多年來,他訓練孩子每週花一個小時在他房間裡邊聽音樂邊冥想,冥想時閉上眼睛,深呼吸。記住,不是每個ASD都適於這樣做,只是舉一反三吧。有關訓練正念的書籍很多,家長讀讀這類書,或可得到些靈感。

教孩子如何自我調節。

美國人K, D。 Buron(2003)寫了一本很不錯的適於ASD放鬆的讀物《當我的焦慮過大時》(When My Worries Get Too Big),介紹了深呼吸和計數等技術,並配有6分鐘的影片,值得學習掌握。

分散注意力。

雖然並非每次都有效,但分散注意力可以讓ASD阻斷和忘記困擾他的事情。例如用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換場所來分散其注意力。播放孩子喜歡的影片也可立即改變Ta的心情。與孩子聊Ta感興趣的話題和興趣,也可平撫其情緒。

嘗試練習瑜伽。

我在網上看到《孤獨症兒童青少年瑜伽》(Yoga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Autism)一書,據說適合ASD孩子訓練控制情緒。其練習內容和程式簡潔、短暫,根據能力水平循序漸進,亦可促進ASD孩子練冥想。

足夠的體育鍛煉時間。

透過運動,幫助ASD孩子放鬆情緒,是個最簡便省事的方法。運動可以減輕任何人的壓力和焦慮。我在日本看到過很多學齡ASD兒童在大人引導下團體騎腳踏車、遠足、適宜的健身課、打高爾夫、保齡球和瑜伽等,孩子們都能保持非常活躍和高興狀態。

領養寵物。

若沒有特殊恐懼動物表現,ASD孩子可嘗試養寵物。性情溫和、智力較好的犬類更適宜。關於動物如何改善 ASD兒童和成人患者的幸福、安詳感,已有很多研究和故事報道,不妨上網看看。

清晰可視的程式表。

視覺化時間表對ASD孩子幫助很大,利於他們可預測事件和建立熟悉的習慣,同時可視性程式能使他們心情平靜。任務表程式,能概述孩子完成任務的步驟,亦可促進他們的獨立執行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