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導讀:你有沒有覺得,睡著的嬰兒是天使,爸媽百看不膩?但只要一醒,小寶寶就成了磨人精,前一秒笑魘如花,轉眼間就可能嗷嗷大哭,一直到大人抱起才肯罷休。有時連父母都會驚訝:“難道我們的懷抱有魔法?小傢伙怎麼一抱就不哭了呢?”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關於這個問題,不少育兒專家說是安全感導致。當孩子被抱在懷裡,近距離感受到的心跳聲讓他們宛如回到從前,在子宮和媽媽融為一體的親密時光。熟悉的環境帶給寶寶強大的心理安撫作用,於是小孩能夠逐漸平息,不再哭鬧。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實際上,嬰兒抱起來後哭聲就會停止,這也與人類進化後的逃生本能有關。老祖宗的記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代,這不僅得到歷史文化的驗證,同時也有科學依據支援。

據瞭解,遠古時期人類在樹上生活時,便會透過短暫地直立行走摘取高處的水果,維持生命。隨著森林逐漸消失,生活在樹上的祖先們只好離開,來到草原謀生。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缺少遮擋物,一望無際的草原就是“肉弱強食”的格鬥場,初來乍到的人類在速度上差強人意,稍不留神便會淪為天敵的“美餐”,比如,人類家族中的地猿就常被恐貓捕食。

為了監測敵情,老祖宗開始在平原上直立行走。驚喜的是,他們發現這樣的行動方式更能節約能量,走地更遠,遠到足以撿拾到動物的腐肉為食。不用吹灰之力便可獲得食物,並且富含蛋白質的腐肉提供了充足能量,他們的腦容量也因此得到供給,日益發展。歲月境遷,人類逐漸習慣了直立行走的生存方式,四肢日漸靈活,大腦也不斷精進。

雖然人類逐漸趨向高等動物發展,但是惡劣的環境,層出不窮的天敵依舊使他們居無定所,顛沛流離。殘酷的遠古時代,父母面臨著生存考驗,而剛出生的嬰兒要想存活下去,同樣需要習得求生之計。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初生嬰兒發育不完善,尤其腦容量較小,在不具備任何生存能力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透過哭向父母傳遞需求。而在遷徙過程中,小寶寶一旦哭鬧,則會引來敵人突擊,面臨吞食的危險。

Tips:適者生存,為了活下去,嬰兒必須懂得在逃難過程中保持安靜。與此同時,那些無法獲逃生本能的孩子,只能被殘酷淘汰。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萬物相爭,優勝劣汰”,自然界中這種“逃生本能”也很常見。譬如,獅子雖然威猛,但當母獅子移動小獅子的時候,小傢伙十分乖巧,安靜。雖然貓很張狂,但是小貓在媽媽移動自己的時候,也是儘量沉默,不敢造次。由此可見,動物不分貴賤,都得面臨著一定的生存壓力,並且在這種壓力下,不同的物種進化出了相似的應對措施。

歷經幾十萬年的自然選擇,人類基因裡已經形成了這個求生記憶,因此嬰幼兒在移動時都異常安靜。與此同時,這一進化論在現代社會也得到相關研究的科學支援。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2013年《當代生物學》中一項研究提出:“嬰兒在媽媽懷裡安逸,平靜是由中樞神經、身體機能和心臟跳動等一系列反應最終達成平衡的結果。

為此,科學家請來12位寶媽和她們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進行了實驗,要求這些媽媽分別將寶寶放在床上30秒,抱坐著30秒,以及抱起走路30秒,同時用儀器監測這些健康寶寶相應的心率變化。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研究結果和現實中父母吐槽的情況相差無幾:走路的時候,寶寶們笑開了花;一旦坐下,他們就面露難色;而如果被放倒在床上,則是肉眼可見的憤怒和痛苦。心電圖結果也顯示,當被母親抱起來,嬰兒的心率會瞬間減緩,並且慢慢達到最放鬆的程度。

嬰兒一抱就不哭?科學依據:這是人類進化的“逃生本能”所致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極度依賴大人的懷抱,雖然這會讓父母精疲力盡,但研究提出這也可能是人類進化的福音,因為“陷入不安和恐慌時用哭聲請求抱起”這種反應,會增強孩子在緊急情況下逃生的可能性。

結語:

希望對”嬰兒求抱”的這種生理和科學的解釋,可以防止父母對寶寶哭鬧時出現反應過度和缺乏耐心的行為。大人不要輕易讓自己陷入挫敗或者抱怨中難以自拔,一個懷抱便能讓娃兒得到安撫,為何非要百般考量,千般計較。父母的情緒,孩子再小都能感同身受。放平心態耐心呵護,將美好而溫暖的母愛贈予給子女,待他們長出羽翼,定能擁抱星河萬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