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一最基礎、直接的功用是報時

報時工具走入尋常百姓家是近代的事兒,古代的報時體系則基本是官辦的。“雞人”,這個現今聽起來挺怪的稱呼,其實就是宮廷中的報時員,其稱呼大概來自“雄雞報曉”之意吧,劉禹錫《馬嵬》詩中就寫有“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雞人”的同事們,還有“挈壺氏”——負責執管漏壺、“司寤氏”——負責夜間測時,等等。

其下一等的是更夫,可是不要誤會,廣大更夫遊走在大街小巷裡,可他們卻也是地方保正僱傭的,總體也是歸到地方政府體系的,也算官面兒上的人。

在官辦報時體系鏈的最頂端,就是巍然屹立的鐘鼓樓了。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那麼,鐘鼓樓是怎樣報時的呢?

由於朝代不同、地域不同,方法有別,只能大致歸納為:晨鐘暮鼓、晨鼓暮鍾、鐘鼓齊鳴。

具體的敲擊、鳴響細節,很難考證到了。實物卻有留存,以北京鐘鼓樓為例,鐘樓現在懸掛的大鐘,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鐘體為銅錫合金,通高7。02米,直徑3。40米,壁厚0。245米,重約63噸,被稱為“古鐘之最”。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鼓樓用於定更所用之鼓共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是根據中國農事二十四節令而設定的,目前只存主鼓,鼓高2。22米,腰徑1。71米,直徑1。40 米,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此鼓遭到刀砍,所以殘破。據《欽定大清會典》記載,鐘鼓樓報時隸屬鑾儀衛管轄,每次鐘鼓敲擊的方法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僅不慢又十八,這快慢相間的十八聲總共六次,合計一百零八聲。

古人用一百零八聲代表一年,因為,“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是此數”(明代郎瑛《七修類稿》)。

除了報時,另一個基本功用是安保。有記載,北魏建鼓樓,以擊鼓為訊號,指揮擒賊捉盜。此外,位於邊關、要塞的鐘鼓樓,還起到瞭望、示警等部分軍事功能。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二是體現國家權力、維持社會秩序的象徵

各地的鐘鼓樓大都位於老城的中軸線上,這些高大的建築,自帶威嚴莊重的儀式感,鐘鼓聲每天都按時鳴響,遠播到城市的角角落落,聽在耳中,扎進心裡,規律著人民的作息,督促著百姓的作為,在維持社會秩序上起著特別的作用,成為國家權力的一種比較顯著的象徵。

巡閱各地的鐘鼓樓,會發現許多鐘鼓樓上都懸有匾額。我們知道,匾額在古代是體現國家意識形態和政治訴求的重要工具,這些醒目的鐘鼓樓匾就起著巨大的宣傳和教化作用,並體現著所在城市或地域的獨特地理文化。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前文說到西安鼓樓匾額是文武盛地、聲聞於天,兩方匾畫龍點睛標出盛世氣韻。

甘肅張掖鼓樓,有四方明代古匾:東為“金城春雨”,西為“玉關曉月”,南為“祁連晴雪”,北為“居延古牧”,十六字幾乎寫透這個絲路重鎮的神韻。

河北張家口宣化,在明代,是北部邊防重鎮,所以宣化鐘鼓樓上的匾是:聲通天籟、神京屏翰、震婧邊氛、聳峙嚴疆,讀起來驕傲而又肅穆。

北京鐘鼓樓目前只有鼓樓上掛有一塊“鼓樓”匾,筆者認為這就略平淡了些。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三衍生出的政治、社會及文化功能

從古至今,各地的鐘鼓樓都幾乎是城市的中心,聚攏人氣的力量不隨時間流逝而減弱,只是功能會有所改變。

北京鼓樓在元代被稱作“齊政樓”,元末明初的詩人張憲在《登齊政樓》詩中曾寫道:層樓拱立夾通衢,鼓奏鐘鳴壯帝畿。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民國十三年(1924年),北京京兆尹薛篤弼將“齊政樓”改為“明恥樓”,並掛上一塊“明恥樓”匾,意為銘記這段歷史,知恥圖強。

可是,後任的京兆尹李謙六卻認為古蹟名稱不宜擅改,又改回了“齊政樓”。鐘鼓樓成為一段風雲的見證,像一個敏感複雜的政治符號,映進眼中,記在心裡。

好多古城都有鐘鼓樓,古往今來它們有哪些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