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出現3個“訊號”,很可能是“感統失調”,家長需多重視

正文字數:1227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自家的孩子平時什麼看著都好,但是別和別人家孩子比,一比起來就會察覺出孩子與同齡孩子之間存在的差距。

小王的兒子如今已經四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這天,幼兒園老師找小王反映了一下兒子的情況。

“孩子上課不聽講,叫他也不聽”

“孩子的運動能力有些差,騎兒童腳踏車有些吃力”

“孩子走路有些慢,總是跟不上其它小朋友的節奏”

小王聽了簡直有些不敢聽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老師說的是自己的兒子,因為孩子在家表現得非常正常。

其實,這種現象在孩子當中是非常常見的。

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認為孩子大一些就會有所改善。殊不知,正是這種情況使孩子的成長髮育進入了一個不可挽回的誤區。

因為孩子表現出的這種現象正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感統失調”。

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顧名思義,就是失去了調節感覺統合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用大腦控制我們的行為的,即使我們非常想做到一件事,可是這也很難。

但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發育,大腦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加強,我們也就具備了將我們所想變為現實的可能。

可是,有一些孩子,他們對自己的控制能力遠遠弱於同齡人,逐漸形成了一種學習上的障礙。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感統失調”,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看看。

孩子“感統失調”的3大表現

★ 學習能力差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因為大腦與身體聯絡不強,對於外界刺激不敏感,所以學習能力比較差。

★★ 性格容易自卑

隨著孩子的成長,別的孩子越來越優秀,差距也就會越來越大,逐漸在孩子眼裡便成為了無法逾越的鴻溝,孩子的性格也會在如此明顯的對比中越發自卑。

★★★ 在人際相處較敏感

在自卑性格的影響中,孩子也會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眼光,在外人的議論中逐漸迷失自己也更加敏感。

對於孩子來說,感統失調的危害是特別嚴重的。如果家長們真的發現孩子存在這種情況,一定要小心應對,免得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①解放孩子,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解放孩子的雙手,讓孩子自由地去玩去看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做孩子本身不感興趣的事情。

只有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孩子才會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

② 充分發揮父母的作用

孩子對父母是沒有防備的,尤其是母親,母親的溫柔是孩子戰勝自己身體上缺陷的強大動力。

母親可以透過溫柔的陪伴和鼓勵等方式幫助孩子擺脫問題。

③ 讓孩子的大腦運轉起來

“感統失調”本質上最重要的還是大腦上的發育問題。

和孩子一起讀書,幫助孩子主動動腦,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從本質上幫助孩子戰勝“感統失調”。

結語

雖然感統失調對於孩子的發育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家長也不需要過度焦慮,掌握正確的方法,擺正態度,有正確的認識,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正常化起來。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這裡是郎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