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說到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首先想起的就是王羲之,還有他那一幅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擅長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其書法風格為平和自然,筆勢含蓄,近現代書法大家哦性價為“機油老莊哲學的簡淡玄遠,又有儒家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僅僅是蘭亭的一場集會,成就了一幅名傳千古的《蘭亭序。天時地利人和相加和,全文二十多個“之”字,每個字的寫法都不同,可見其書法造詣。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幾千年來,後世人一直想要尋找《蘭亭序》的真跡,那那樣一幅書法,就好像是從未出現過一般,消失在了歷史上,只留下一個傳說,還有眾多的臨摹本,是不是在後世引起一團水花。王羲之最出名的是《蘭亭序》,但他的書法作品並不只有一幅,每當市場上出現冠有王羲之這個名字的書法,都會引起很大的轟動,但這些作品大多數都是後世的臨摹之作,而並非王羲之的真跡。主要是王羲之的字跡太有特點了,“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這樣的風骨可不是誰都能夠寫得出來的,其次就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作品太少了。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蘭亭序》《平安帖》是王羲之書法作品中的精品之一,用筆峻利,沉著瀟灑,被乾隆稱讚美可以媲美“三希堂”的瑰寶。這幅書法作品最早出現在《宣和書譜》上,四行,一共只有四十一個字。最早在元代被可就是收藏,又在後世輾轉流落多位收藏家手中,一直到清代,被收復清朝內府。2010年11月20日,北京嘉德秋拍上,王羲之的《平安帖》被拍賣,最終以3。08億元的人民幣成交,一時間,王羲之的《平安帖》成為人們口中談論的焦點。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王羲之的《平安帖》一共有兩幅,一幅是草書,一幅是行書,以行書最為著名,而被拍賣的那一副,是草書的《平安帖》。雖是草書,成就也是很大的,但這並不是這幅作品引起爭議的原因,它的爭議來源於,這幅畫並不是真跡,而是唐代的雙鉤摹搨,既然不是真跡,那就是贗品了。收藏家馬未都先生說,王羲之的真跡是沒發流傳下來的,因為時間太久了,一千多年前的“紙”也沒發儲存下來,流傳於世的都是贗品。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雖然都算是王羲之留下的“書法”作品,但再怎麼說,都不是真跡,唐代流傳下來的,也有一定的價值,可是花3億元買下一幅“贗品”,著實是一種“暴發戶”行為了。這個“暴發戶”的名氣也不小,在我國的收藏圈中,還是有一定名聲的,他就是收藏家劉益謙。劉益謙對我國的文物的貢獻還是挺大的,他常常花重金買下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但有時候,他的行為確實顯得很“暴發戶”。在買下《平安帖》的三年後,他又拍下了一幅帶有爭議的作品,蘇軾的《功甫帖》,摺合人民幣約五千多萬,而這幅失傳九百多年的書信,也被三位專家質疑為贗品。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平安帖》同王羲之的其他作品一樣,周圍被密密麻麻的紅色印章覆蓋,因此可推測,這幅作品還算是流傳有序的。僅僅一幅臨摹的作品,都被乾隆大加讚賞,可見乾隆對這幅作品的喜愛,雖是臨摹,也能看出風骨了。算起來,這幅作品只有四十一個字,平均下來就是七百五十萬人民幣一個字,可謂是一字百萬。臨摹都指三億元,若是王羲之的真跡出現,不知道會拍賣出什麼樣的價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