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你就只是一個書工了!”原文是“你就是個畫家了”,不對,畫家如果失去自我,你就是一個畫工了。因為畫家也需要自我在繪畫中的體現、表現,自我也是繪畫的靈魂。當下的繪畫實際上也存在這個問題,特別是繪畫的國展上,許多主題性繪畫也只是馬克所批評席勒的文學作品時所指出的是“時代精神的單純傳聲筒”。(《馬克思致拉薩爾信》)我修改中所提到的“書工”這個詞的原句“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出自蘇東坡《題王逸少帖》詩。詩云:

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

何曾夢見王與鍾,妄自粉飾欺盲聾。

有如市倡抹青紅,妖歌嫚舞眩兒童。

謝家夫人淡丰容,蕭然自有林下風。

天門蕩蕩驚跳龍,出林飛鳥一掃空。

為君草書續其終,待我他日不匆匆。

失去自我——

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書法家這個名詞,也是一個現代名詞,一般來說,要取“家”,必須有學科的基礎。如果說只抄唐詩宋詞,只能叫書工。

蘇東坡就說得很清楚:“古人論書,兼論其人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

書法就是“工”和“貴”這兩個關係

,“工”就是筆墨,但是“

貴”呢,就是你寫的東西有價值

書法沒有一個專科,歷來就沒有,畫工有,書工就沒有,

書法家是中國文化最特殊的地方

,從王羲之以後形成精英文化的原因就在於此。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宜寶白壁(點圖即得)

90年代初我召開了四個會議

,第一個就是古文字學家談書法的會議,第二個會議是書法鑑定家談書法,第三是哲學家談書法,還有文學家談書法,表演藝術家談書法,我發出的訊號就希望書法是一個綜合文化養起來的,而不是隻喂放了催化劑的糧食。

所以我認為

傳統並不是字寫的像歐陽詢、顏真卿

,我們的書法不能是照貓畫虎,我們是需要學習他們的精神。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玉蘭詩

為什麼我從85年策劃中青展開始提倡風格呢?我參加了第三屆全國獎的評委,當時的觀念就是能寫顏、柳、歐、褚、趙就是書法家,所以我在策劃中青展的時候就開始提倡個性化的創作。

我要求個性化的創作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我並沒有食古不化,

必須一個依賴傳統,一個開拓創新

。縣級以下的書協輔導群眾怎麼結字用筆,省級以上的書協開始培養人才,中國書協就是高階精英人才的樂土,我覺得書法的泛化、通俗化是歷史的進步,大家都有了享受文化的權利。

反過來,它把精英文化拉向了比較低的城市,所以我們要兩個方面看這個問題。

如果沒有書法,漢字都不會寫了,都在電腦上拼音輸入,根本就不記筆畫、筆順了。所以這個也是好事,

書法藝術要發展,與以前相比一定要找到歷史上的高點

,我們要向著高點突進。

所以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要任務是提高,而基層書法家協會主要任務是普及

這就是我們發展的結構

書法專業化以後,就連專業化的結構要求我們現在還比較弱。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  左宗棠言聯

(點圖即得)

世界上創辦時間最長的大學就是牛津、劍橋,一個是900年,一個是800年。它們剛剛成立的時候是不分科的,因為當時學術就不分科,到了18世紀,科學就興起了,物理、化學、數學開始分科了,而且越分越細,到現在反過來又發現分科有很大的弊病。所以要把分析和綜合的學術結構結合起來,特別是藝術更不能分開。

所以我覺得書法可以設在美術學院,也可以設到中文系、歷史系裡邊,不管設在哪個系裡都是正確的,但現在的書法設到美術系裡面,就把書法當成美術了,這就導致了學科的弊病的發展。

你進入美術學院,整天就練字,其實有一半的時間應該讀書,文史哲都要學習,但是美術系的教學系統就是那樣。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牡丹圖

我97年寫了一篇文章,叫《中國書法的美術化傾向》,書法家向畫家學習其實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失去自我,

失去自我以後你就不是書法家,你就是畫家了

書法學科裡面應該也有書法基礎理論、書法史、書法批評或是其他的,學科結構要完整,可惜的是現在大部分學校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教材。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遊目聘懷(點圖即得)

書法標準——

底線形同於無

風行客先生提到一篇文章,是石開、於明詮、朱新建三人接受《藏畫》雜誌記者的一個採訪,題目叫《書是什麼?法是個啥?》。文章談起書法的底線,他們三人都顯得十分無奈。

因為目前

書法正在漸漸失去作為一個獨立藝術門類應有的尊嚴

,底線形同於無,現狀令人羞慚。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水仙與鳥

只要是個“官”,或者是個有身份有名氣的人,比如是個局長、書記,或者歌星、笑星,哪怕平時從來不練,沒有任何功底,只要敢大著膽子厚著臉皮拿起毛筆來寫上兩筆,就都成了書法和書法家,甚至是書官。

結果導致現在這麼一個局面,就叫泛書法,

到處都是“書法”,什麼水平的人都可以稱作“書法家”

,如同現在茶會、酒會社交場合,碰見小姐不管多老多醜統統直呼“美女”一樣。

造成現在這種混亂局面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官本位”的書法協會的人事排隊,和由此所設定的層出不窮的以商業化為目標的“國展”機制。

因為別的那種爭議歷來都有,孰是孰非,見仁見智,都很正常。但是“國展”指定或認定的某種技術化和簡單化尺度,

操作起來固然容易,但會誤導下面那些沒有判斷能力

,同時又急於有所成就的人盲目地熱衷追捧。

於是,

一項傳統的精英文化,變成了一種枝藝性的選秀活動

,“書法家”便可以一夜成名,批次製造出來了。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踏雪尋梅(點圖即得)

我舉個例子,我們任意在大街上圈定一百個人,這裡面可能會有三、五個書法家,也可能一個也沒有。但中國書協的“國展”每次至少要選出500個書法家,而不管這些應徵人員的實際狀況如何。所以,

你無法說清這一次展覽選秀標準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展覽當然是行之有效的選拔人才的機制,但是,如果把它簡單化、唯一化,沒有其它配套措施跟進,最後必然走向它的反面。本來,

在書法家這個圈子裡,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你比如說北京、天津這些地方,誰的魏碑寫得好、誰的篆隸草書寫得好,大家心裡都有一本帳,沒有太多的爭議。他們的實力不是“選秀”中按得票數評選出來的,

不是那種按一時一地一次性簡單化尺度衡量出來的

,而是長時間的淘汰、多側面地考量,歷史性地產生的。

這在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音樂界誰曲子譜得好,京劇界誰唱得好,那都是明擺著的。梅蘭芳、馬連良、尚小云……很清楚地擺在那兒。如同海選“超級女生”、“快樂男生”,並非個個成功一夜成名都是“家”,大多隻是有待培養的苗子。

失去自我,你就不是書法家了

劉正成荷與鳥

書法藝術,真正到了一個層次,也是非常清楚的。就像王獻之那個故事:一次王羲之到建康去,臨走的時候在牆上題寫了一幅字,王獻之刮掉了那幅字,然後自己重寫一遍。他很得意地以為和王羲之沒什麼大區別。

可王羲之從建康回來後一看,說:這幾個字怎麼寫成這樣?我當時一定是喝酒喝醉了罷?獻之大慚!什麼意思呢?小王以為自己不錯了,可以亂真了,可大王能看出來,眼力就不一樣。

這個王獻之,還不停地給謝安寫信,有事沒事總給寫。可謝安不給他回信。有一次碰上謝安了,他就問,我給你寫了那麼多封信,你為什麼老不給我回信呢?其實他的信裡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就是想讓謝安看看,我的字怎麼樣?想得到謝安誇獎。謝安知道他這個小心眼兒,最後乾脆直說了,你的字不如你父親!

這個例子說明,在這個群體裡,

觀念是相近的,標準也是差不多的

。在一個時代,在一個層次,互相之間都是有譜的。你以為你是書協領導你就寫得好,這是要被人恥笑的。底線肯定有,明擺在那裡,現在只是被人為地破壞了。

————

劉正成

(1946— ),

四川成都人。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顧問,北京大學、中央美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