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食用味精對人體有害?科學家做了研究,味精其實很安全

味精現在已經成為人們在做飯時必備的一種調味品,其實味精的歷史已經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從味精的出現,到現在成為人們做菜時的必備調味品,味精一直都頗受爭議。

未經之所以被人們喜歡,

是因為在做菜時只要加入一點點的味精

,菜品的味道就會十分的鮮美,然而人們之所以對未經產生了爭議,是因為有很多人認為味精是一種化學藥品。

人們之所以對味精有一種質疑,

有可能是因為人類對於含精字的食品都沒有好感

有很多食品當中含有糖精,奶精以及香精,大家會認為含有精製的食品新增劑都是化學成分,

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傷害

那麼味精是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讓我們在下文中尋找答案。

味精的化學名為穀氨酸鈉,

第一個發現味精的國家是日本

,在一九零八年日本東京大學,在海帶中發現了穀氨酸鈉,並將其提取出來。

因為味精是從海帶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新增劑,所以日本東京大學的池田菊苗教授便將味精放在了湯中,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放了味精的湯

,味道非常鮮美。

提煉味精的方式在當時非常簡單,

就是將海帶放在水中不斷的熬製

,直到水分蒸發之後,鍋中的結晶物質就是穀氨酸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味精。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

穀氨酸鈉其實是穀氨酸的衍生物

,穀氨酸也是一種氨基酸,氨基酸是人類合成蛋白質時的一種成分。

人體內的氨基酸大概是二十多種

,穀氨酸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吃的蘑菇和番茄中就有很多穀氨酸。由此可見,

穀氨酸鈉對於人體來說並沒有特別的危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現在並不再像以前那樣透過蒸發來提取味精,而是首先透過對澱粉,小麥,大豆等純天然物質進行發酵,

這些天然物質進行發酵之後

,會生成穀氨酸 之後再在穀氨酸中新增鹼即可形成穀氨酸鈉。

這樣製成的穀氨酸鈉在進入人體之後會被分解成為穀氨酸,

前文提到過穀氨酸是一種氨基酸

,它會在人體內成為合成蛋白質的必備要素。

經常使用味精是否會造成人體健康受損?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

全世界都非常關注味精的大量使用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傷

。我國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科學家們用味精來餵養老鼠長達三個月。

三個月過後,科學家對老鼠進行健康指標測量

,結果發現,大量使用味精的老鼠各項指標均是正常值,並沒有發生中毒的情況。

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經多次發表過宣告表示味精對人體並不會產生危害,

食用味精是非常安全的

最近有很多自媒體說,雖然味精對人體沒有傷害,但是人們在做飯時產生的高溫會使味精發生化學變化,

從而生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透過科學家的實驗

,將穀氨酸鈉加熱三個小時,只會有一小部分的穀氨酸鈉變為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只是沒有了穀氨酸鈉提味作用,

並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損害

有很多飯店的廚師在炒菜,即將出鍋時才加入味精,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穀氨酸鈉轉變為焦穀氨酸鈉,影響菜的口感。

因此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飯的時候,

也可以在菜品即將出鍋時加入味精

,這樣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味精提鮮的作用。

穀氨酸鈉中含有鈉的成分,食鹽氯化鈉中也有鈉的成分,

雖然鈉離子是人類必須要攝入的

,但是過量的攝入鈉離子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有些人在生活中非常剋制食鹽的攝入量,

其實大家也可以適當的控制味精攝入量,畢竟食鹽與味精中都含有大量的鈉離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