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選擇不上市, 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對於公司而言,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將會成為公司快速發展的助力,充沛的現金流是確保各項業務順利實施的前提;利用得不好,將會成為公司成長路上的阻力,資本短期逐利,很難支援公司長遠戰略發展的意圖。即便如此,很多公司還是爭搶著上市,一旦上市成功意味著充沛的現金流以及財富自由。

實際上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一邊是“頭破血流”爭相上市,一邊是“打死”也不願意上市融資。相比較而言,這類看上去較為另類的公司通常實力較強,例如娃哈哈、老乾媽、

華為

等。那麼,作為不願意上市公司的成員之一,換位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華為選擇不上市, 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點選載入圖片

融資的途徑並非只有上市一種,可用的辦法與途徑還有很多,概括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股權,一類是債權融資。怎麼理解這兩類融資途徑呢,特別是第一種,既然華為沒有上市,從而何來的股權呢?

非上市公司依然可以將自身資產與股權之間進行轉換,只不過此類股權並非公開發售,並不具有上市流通的屬性。發行的物件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內部員工認購,一類是向社會大眾公開募股,缺少了上市的流通性以及認購平臺,就需要公司得到大眾的高度認可,華為這方面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債權融資就比較好理解了,華為會向

銀行

申請額度,透過債權認購的方式來進行融資,憑藉自身的信用體系來獲得資金。

華為選擇不上市, 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點選載入圖片

華為發展之初便遇到了經濟困難,正是憑藉員工持股才得以順利發展下來。據網路查詢的訊息顯示,當初華為實行了最基礎的股權定價,以一元每股的價格向員工出售。隨著華為的發展,早期投資華為股權認購的員工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直到現在,華為內部依然推行著全員持股,每年持股員工都會獲得較高的分紅收益(並非每位員工都有華為股份,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股份)。正是因為這種模式,最大化激勵了員工的幹勁,狼性文化在華為內部開始盛行,才能夠在勁烈的商業競爭中得以存活。當下,華為同樣遭受著巨大的挑戰,晶片危機開始顯現,希望華為能夠順利渡過難關!

華為選擇不上市, 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點選載入圖片

2019年的時候,華為便透過抵押的方式向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籌集了140億元人民幣(早先華為也簽訂了一份15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各個城市的地方銀行也會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例如近期的廊坊銀行。

那麼,華為透過債權融資的方式是否困難呢?華為的信用等級為AAA,表明公司償還財務能力較強,基本不受經濟環境的影響,償還賬務的風險較低。正因如此,華為此類公司成為了各大銀行搶手的優勢客戶。

華為選擇不上市, 又是如何融資的呢?

點選載入圖片

以當前華為的實力來看,融資並非難事,沒有上市的慾望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旦華為上市,暫且不說全員持股的重新劃分問題,勢必要對所有的大、中、小股東負責,很多長遠的發展戰略將會無法順利實施,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每年超過營收10%以上的研發費用或將無法持續。關於華為上市利弊的問題,您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