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上十二諸侯是什麼?分別都是指的哪些諸侯國?

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

周朝

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

戰國七雄

的格局。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探尋。

周王室名義上還是天子,但是,在各個諸侯國心目中,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了。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

齊國

、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戰國時期,戰國七雄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戰國不只有戰國七雄,還有“泗上十二諸侯”,你都知道嗎?

泗上十二諸侯是春秋戰國時期,泗河流域的十二個諸侯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稱齊威王時泗上十二諸侯向齊國朝貢。在戰國時期,中原除了戰國七雄,相對較小的諸侯國就剩下泗上十二諸侯。

一、宋國

宋國(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為公爵,國君為子姓、宋氏。共傳三十四君,享國八百二十九年。春秋時期,齊國內亂時,宋襄公幫助齊公子復國,代齊作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戰後,宋國國力受創。宋景公時期滅曹國,國力漸盛。戰國時期,宋康王實行變法,宋國強盛起來。公元前286年,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齊、楚、魏三國聯手滅掉宋國,瓜分宋國領土。對於宋國來說,其實不是一個小國。在戰國中期,宋國的整體實力甚至能夠和韓國一較高下。當然,因為在戰國中期就被消滅了,宋國也就不能和戰國七雄相提並論了。

二、魯國

魯國(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姬姓魯氏,侯爵,第一任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歷時795年。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5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魯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六年後(公元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雖然魯國靠近齊國,但是,最終消滅魯國的卻不是齊國,而是楚國。

泗上十二諸侯是什麼?分別都是指的哪些諸侯國?

點選載入圖片

三、衛國

衛國(約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209年),周朝的姬姓諸侯國,都城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帝丘(今河南濮陽)。雖然衛國在春秋時期還比較強盛,但是,到了戰國時期,衛國已經成為趙國、齊國、魏國、秦國等大國的附庸。公元前239年,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衛國此時已名存實亡。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

四、邾國

邾國,是子爵國,史稱邾子國,是魯國的一個附屬國。邾國的國君為曹姓、子爵。地理位置約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境內。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繹(今鄒城嶧山之南)另立新都(見《左傳·文公十三年》),直到戰國時為楚所滅。

五、薛國

薛國,歷經夏、商、週三個朝代的諸侯國,存在時間長達1500多年。在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之間。傳說是炎帝后裔。薛國滅亡後,由齊國的媯姓(田氏)家族作為封地進行佔據。當然,在戰國時期,薛國還是被齊國和魏國聯手消滅,從而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

六、國

國,又稱小邾國。周武王滅商後,邾婁被封為諸侯國,稱為邾,其古都在嶧山(今鄒城市內)之陽。西周建立後,借邾國夷父顏有功於周室,封其次子友得,故叫國。因從邾國分出,故名小邾國。小邾國一共經歷了十四代國君,滅國時間約在公元前325年以後。

七、滕國

泗上十二諸侯是什麼?分別都是指的哪些諸侯國?

點選載入圖片

滕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96年),周朝分封的諸侯小國,在今山東省棗莊市境內;微山縣東北部,滕州西部,鄒城南部,山亭區西部。國君為姬姓,侯爵。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之後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繡於滕,是為滕叔繡。公元前414年,滕國被越王朱勾所滅,不久復國。戰國時期,宋康王稱王,滕國於公元前296年為宋國所滅。共傳23世。古滕城是滕國的城池,距離棗莊滕州市區7公里。有一種觀點是,滕始封可能在衛地,後改封山東。

八、莒國

莒國(?——公元前431年),周朝諸侯國,國君為己姓。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國為楚國所滅。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莒國是被齊國消滅的。《漢書·地理志》記載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戰國策·西周策》則記載“莒亡於齊”。後齊人以莒為“五都”之一。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聯合五國攻田齊,佔領齊國大部,田單輔佐齊襄王憑藉莒、即墨二城復國。

九、任國

任國,很古老的諸侯國,風姓任氏,是禺陽的封國。任國在諸侯時期曾一度強大,戰國時期開始逐漸衰落,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候,任國才被秦國消滅。任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定都在今山東濟寧市境內。春秋戰國時代任國先後隸屬於魯、宋、齊國。到了戰國時期,任國猶存。秦朝建立後,廢任國而改為任城。

十、郯國

郯國,是古代歷史上的一個小國,在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帶。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帶)建立侯國,稱炎國。郯國在西周的資料非常少,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炎國演化為郯國。對於郯國來說,和宋國一樣,君主都是商朝後裔。所以,郯國也是一個子姓諸侯國。不過,郯國的爵位只是子爵,這要明顯低於宋國的公爵。公元前414年,郯國為越王朱勾所滅,國君郯子鴣被擒。除了越滅郯以外,歷史上還有楚國消滅郯國的說法。

十一、費國

費國,春秋末期興起的小國,為魯國季孫氏據其采邑費(今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西北)所立。對於費國來說,原本是魯國的城池。但是,魯國卿大夫季孫氏長期佔據此地,最終在春秋末期成為一個和魯國並立的諸侯國。到了戰國中後期,楚國不僅消滅了魯國,也將費國這個小國一併消滅了。

泗上十二諸侯是什麼?分別都是指的哪些諸侯國?

點選載入圖片

十二、邳國

邳國,邳國的先祖奚仲曾經擔任過夏朝的車正之官。夏朝時期,邳國建立後,遷移到今江蘇省邳州市一帶。對於歷史上的下邳等地名,自然也和邳國存在直接的關係。商朝時期,邳國曾和商朝展開較量,後來被彭國打敗。邳國的歷史很長,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最終為楚國所滅。邳國始於夏朝時期,存在時間長在1600多年,這在古代歷史上,無疑是比較罕見的情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