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人的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我的未來又會怎樣?年少時的我們總是會這樣發問,關於人生的道路又存在著諸多的困惑。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再回看曾經的自己,又總會感到一絲唏噓和惆悵。

青春時的迷茫人皆有之,而銀幕上有關他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某個恰當的時刻提供答案,去電影中找找答案總沒錯兒,總有回答青春的一幕。關於對人生的議題的探索,我往往願意去紀錄片中尋味。比起劇情片中的跌宕起伏,紀錄片以更為平實,卻不失動人的方式,和銀幕前觀眾產生著情感共振。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人生七年》系列電影海報

《人生七年》是一部野心勃勃的系列紀錄片,從1964年開始,來自英國BBC的團隊在導演邁克爾·愛普特的帶領下,挑選了來自不同階層的14位孩子,從7歲一直追蹤到他們56歲。長達半個世紀的拍攝,勾勒不同個體的漫漫人生路軌跡,影片不僅試圖追尋每一個人對於生命歷程體驗,更希冀在每一個關鍵的歲月節點,用主人公們截然不同的個案,回答關於人生的終極命題,“究竟是什麼塑造了我,而什麼又該是我追尋的幸福”。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人生七年》第一集片頭

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為該系列打出了四星的滿分,他寫道,“使用電影的手法追尋人物歷程,是一項具有啟發性,甚至可以說無比崇高的工作。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媒介能像電影一樣,完美地捕捉人物的深情,他們的眼神,和他們話語間那些欲言又止的情感。每七年觀看這以系列,極佳地提醒著我,也許人類是這個星球上唯一意識到時間對個體命運具有強大掌控力的生物”。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參與影片拍攝的主人公們在21歲的聚首

七年之約,向人生髮問

電影是有關時光的藝術,而在時間上做文章的電影都顯得尤為多義而迷人。《人生七年》是一次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拷問,它不僅用忠實的記錄性語言回答了“人生是什麼”的問題,還透過高超的剪輯手段,豐富的視聽語言,呈現了屬於不同人生的不同樣貌。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7歲與21歲的三位出身精英家庭的男孩,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該系列紀錄片透過採訪的形式展開,躲藏在鏡頭後的導演向主人公們發問,記錄下他們的回答與接受採訪時的人生境遇。影片挑選的主人公們來自英國社會的不同階級——家庭背景優渥的男孩子們從七歲就開始閱讀《泰晤士時報》,夢想著在牛津、劍橋追求自己的未來。來自工薪階層的女孩們,則興奮地談論著如果她們有了兩英鎊的零花錢,將會用來買什麼。而在寄宿學校,從小遠離家庭溫暖的少數族裔,則一臉茫然地描繪著自己成年後的生活,“也許只是隨便走走,看看自己能夠發現些什麼吧”。

透過七年一約的觀察與發問,觀眾漸漸對主人公們的命運產生移情,他們開始關心甚至牽掛這些在人生路上經歷磕磕絆絆的男孩女孩最終有沒有找到自己所謂的幸福。《人生七年》最具啟發性的意義,也在透過對一個個鮮活個體的描繪中,得到了昇華。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人生七年》第五集海報

儘管影片主創在開始本專案時有一個強烈的預設,即不管個人如何努力,社會階層的壁壘仍舊難以打破。換言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若無意外發生,仍舊將在他們的人生中享有眾多的特權,在安逸的氛圍中,實現人生的規劃。而更多的中產階級與底層人民在固化的社會中,極難擁有向上流動的可能。

但隨著每一集影片的推進,人們漸漸發現,社會地位固然是決定個體命運的重要因素,卻不是影響、決定幸福感的唯一。並非人人都奢望物質的極大富足,有的時候,成就感和生活境遇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人生七年》並非充滿勵志的心靈雞湯,它更像是一場漫長的影像人類學實驗。然而在主創試圖印證自己觀點的同時,不同主人公的命運軌跡和影片的主題產生了奇妙的錯位,而這種無法被先行理念所預設到的突發性,進一步證明了人生的無常,也彷彿在向觀眾宣告,有的時候,個人意志力的強大讓人不可小覷。在觀看這一系列影片時,觀眾不僅僅跟隨主人公們的命運軌跡,他們更時時反省、審視自我的生活。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曾經的英格蘭農村男孩已經成長為美國大學物理學教授

在某個恰當的時候,電影為你提供答案

《人生七年》是一部極具互動感的影片,這種互動感,體現在該系列的拍攝手法上。

每七年推出一部的速度,使得觀眾跟隨影片中的主人公們一同成長。儘管生活背景大相徑庭,但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長者,都能從不同的人物身上汲取動力。片中人物在不同階段經歷的困惑、喜悅、悲傷,和觀眾在銀幕內外產生強烈的共鳴與共情。

父母總是喜歡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我們也總是喜歡覬覦他人的生活,總覺得自己的際遇糟透了,而別人,則或多或少地更幸福。其實,在生與死麵前,無論誰都曾經歷劇烈的情感起落,《人生七年》彷彿擺放在觀眾面前的多面稜鏡,讓人思考自己人生中的無常,回答自己生活中的問題。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7歲的Neil

電影中最讓人牽腸掛肚也最讓人有所啟發的角色,當屬Neil。7歲的時候,他是一位神情愉悅的小男孩,也似乎是所有受訪孩子中最可愛的一個。彼時的他無憂無慮地談論著自己的理想職業——當一名大巴司機,把旅客們帶到海邊或原野。

成年後在城市間的遊蕩,摧毀了他的理想,在21歲和28歲的時候,他是鬱鬱寡歡,甚至帶有精神抑鬱症的失業者。“人生最好的一面始終沒有向我展開……我又何德何能去尋找到能夠信任我的妻子,承擔起養兒育女的責任”。然而,即便在最沉鬱的時刻,他仍舊對自己的未來有一絲渺茫的希望,他依舊在閱讀,並對政治抱有熱情。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35歲經歷人生失魂落魄後重振旗鼓的Neil

正當觀眾們對Neil的未來憂心忡忡時,35歲的他有了境遇的好轉,他成為了一名鄉村戲劇社的成員,七年前他所表達的對於文學的熱愛,看起來並非痴人說夢。當又一個七年過去,觀眾意外地發現,這位曾經窘迫到衣不蔽體的流浪漢,竟然成為了英國某小鎮的議員,並且頗得民意,連續兩屆當選。

Neil經歷人生波折最終擺脫窘境的故事無疑是勵志的,但《人生七年》給予觀眾的啟示,並非僅僅,“只要懷揣夢想,夢想就會實現”這麼簡單。相反,它透過展示不同階段的時光切片,告訴正在人生到路上摸索的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一個樸素的道理,人某一個時刻的境遇,是由諸多因素合力推動而成。

也許21歲叛逆的你對婚姻懷有恐懼,若干年後遇上對的人,身上的戾氣會在溫情中柔化;也許14歲時成為騎師的夢想因為諸多原因沒有實現,但通往理想職業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也許富裕家庭的確帶來種種便利,但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必然充滿著埋頭苦讀甚至經歷更多奮鬥的過程……《人生七年》是對生命的理性的思考,同時也是一場感性的巡禮,尤其適合青少年進行觀看。

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人生七年,現已終結

曾經對婚姻持恐懼態度的Suzie最後成為了幸福的妻子與母親

有很多宏觀的問題是我們的課堂中未被討論,習題中未被提出的。但它們至關重要,甚至決定了一個人以怎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周圍的人,對待這個世界。是否有絕對的正義?什麼是愛?應該如何去愛?什麼是友情?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在他們親身經歷更多之前,很多這樣的問題是被銀幕上的內容所回答。

青春在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而電影則為我們提供了展望、審視、回顧青春的切口,影視作品中總有回答青春的一幕,這一瞬間也因為影像而變成不落幕的永恆……影視作品的好,在於它所蘊含的啟發性,它可以成為你人生道路上的指點者,為你在成長路上帶來靈魂的震盪和心智的完善,在一次次青春發問中給予迴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