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機比效果更能評判行為的善惡

初來世界,內心純善,全無任何邪念。

隨著身心的成長,思想會因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而複雜多變。似乎這種善良的本質便會變得模糊了,成為了需要人們用思想去抉擇的一件事。所以,

善良不再是一種本能,他是經過大腦思考後的一種選擇性的行為意識過程。

是人為有目的而為之,才會呈現出某種善良的效果。

我們先了解一下在心理學方面,關於對動機的解釋。

心理學上認為,動機就是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

而效果:便是由於某種因素造成的某種結果。其二者有著客觀聯絡,有一定的統一性。但未必所有的動機都會呈現動機人所要的結果,而效果的最終體現似乎也往往與行為人的動機有著一定的差異。若想讓二者絕對統一便需要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必須經過各種行為的不斷努力才能達成。至於善惡它們屬於道德的範疇,

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保羅.布盧姆研究發現,人類初始就擁有某種道德本能,具有分辨善惡的能力。

為什麼動機比效果更能評判行為的善惡

在生活中,絕大多數情況下,

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是我們提到的動機。也就是因何要如此,要達到何種目的。

所以人們不難發現,動機具有誘發,引導人行為的作用。它是維持一個人進行各種活動的原動力。因為我們有了動機,我們的行為就會在思想動力的驅使下,要求我們的行為有目的性的進行。因為有了源動力的存在,便會有了各種縝密的思考,為達到自己設定的某種效果而制定各種計劃,運用各種策略,從而有步驟地按照自己想得到的結果而一步步行動。所以,動機是行為的實質,它決定了事情發展的主要走向,決定了最終效果的呈現是往善惡那個方向發展。所以說,動機可以人為把控,具有穩定性。

效果最終是無法預料的

它不能完全準確按照人的意圖達成一致的效果,它有不可預料性

。我們知道,效果雖然是由動機所引起的行為產生的現象。但最終的結果,或許與我們預期並不一致。因為在實施的過程中,許多未知因素的原因,讓最終呈現的結果差強人意,甚至背道而馳也是有的。並且效果的呈現,往往是個人主觀性極強的結論。它不具有唯一性,它會因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期,甚至不同性別的人在一件事情上都會有不同的評價。所以,效果具有

時效性,主觀性,片面性,它只是行為的表象。

故此,用效率評判善惡是不科學的。

行為的實質與表象,自然是行為的實質更能評判善惡。所以說,動機才更能真實評判出行為的善惡。

為什麼動機比效果更能評判行為的善惡

( 圖片來源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