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夏言(1482-1548),明朝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歷史對其評價不低,但其下場卻十分悲慘:被處斬而死。一代內閣首輔最後竟然以這種方式收場,這在文官集團強大的明代中後期是十分罕見的。

夏言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死的呢?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1、 個人原因——樹敵太多

夏言是因為在“大禮儀”中堅定的支援嘉靖皇帝而上位的。他是一個權力場上的明白人,也懂得如何揣摩皇帝的心思。在擔任內閣首輔之後,夏言還算是一個兢兢業業、為皇帝排憂解難的好官員。但是登上權力頂峰的夏言,卻暴露出了一個嚴重的毛病,這個毛病是有才之人的通病,那就是恃才傲物。就連在皇帝面前,夏言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傲慢姿態。當時不少大臣都頗有微詞,便有了“不見夏言,不知相尊”之語。

其實夏言的科舉之路不算太成功,他二十八歲中舉,不久入國子監讀書,一直到三十五歲才拿到進士資格。無論資歷和才華夏言都不比同一時期的嚴嵩強。另外,夏言還十分瞧不起宦官,要知道宦官的勢力在當時是很大的,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樹敵太多。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2、 外部原因——觸犯禁忌

這就要說到夏言的直接死因了。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陝西總督曾銑提出武力收復河套的方案,以解決蒙古人後裔韃靼在河套地區的威脅。嘉靖皇帝對於武力收復該地區沒有資訊,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而這個曾銑是夏言一手提拔上來的,算是夏言權力集團裡的人。因為夏言的岳父和曾銑私下裡是很好的朋友。正是這點,夏言被嚴嵩抓住了把柄:官員的親人和家屬不能參與朝政。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嚴嵩透過宦官裡的內應瞭解到嘉靖皇帝並不敢下收復河套的最後決心。就在皇帝搖擺不定的時候,嚴嵩適時抓住這個機會,乘機誣告夏言與曾銑內外勾結,借收復河套牟取私利,從而陷帝國於危難。

這一下觸犯了嘉靖的禁忌:內超官員與外朝官員勾結。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銑以誤國通敵的罪名被抓起來。當時,夏言正在出差往回趕的路上,聞聽曾銑被抓的訊息。他的第一反應是仰天長嘆:

噫!吾死矣!

夏言肯定是死得冤枉,但他有自己的一黨也是事實,這場政治鬥爭,最終以嚴嵩的勝利而告終。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3、 內部原因——被皇帝拋棄

嘉靖皇帝,說他是明代最聰明的皇帝,毫不為過。這位以藩王身份如繼大統的人,十分精通操控政治,這在神劇《大明王朝1566》中頗有展現。在嘉靖一朝,無論是權臣還是宦官,都被他控制在手中,而且每當有一方勢力崛起後,他便馬上著手抑制甚至消滅他。

我們可以看看,將嘉靖扶上皇位的楊廷和被他氣跑了,之後的內閣首輔,包括楊一清、張璁、夏言、嚴嵩,都是被他利用完之後,馬上被打倒,只有最後一任首輔徐階沒出什麼事兒(主要是嘉靖當時的身體也不好了,需要幹活的人)。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夏言的遭遇其實就是他被嘉靖拋棄了。嘉靖需要一個聽話人,而不是一個分享權力的人。另外,嘉靖皇帝十分迷信,經常要求內閣寫青詞,其實夏言也十分擅長此道,但當他達到權力頂峰的時候就開始糊弄皇帝了,而另一位“請辭宰相”嚴嵩卻十分賣力的為皇帝服務。因此,嘉靖逐漸開始獲得嘉靖皇帝的歡心。

嘉靖這麼做,是保持對權力控制的一種高階手法——垂青於某人,扶上臺,不久將其打倒,再重新挑選一位,不久再用人取而代之。不斷走馬換將,以這辦法,既防止任何柄政太久、尾大不掉的情形出現,也隨時宣示著他的威權。這也是嘉靖20多年不上朝,卻一直掌握著帝國權柄的主要原因。

嘉靖帝為何要殺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二日,夏言在西市被斬首,家人被流放。到了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皇帝將其平反昭雪,並在隆慶四年追諡“文愍”。至此,夏言的一生才可以蓋棺定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