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中的陷阱,你有觸碰到嗎?

食物禁忌

食物禁忌,習稱食忌、忌口。指在某種情況下,某些食物不能使用,否則會導致身體出現偏差,甚至引起病變。不同食物效能有偏差,儘管都有可食性和營養功能,但在防治疾病時,是有一定範圍的,如果濫用即可產生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配伍禁忌

一般情況下,食物都可以單獨使用,有時為了矯味或提高某方面的作用,常將不同食物搭配起來使用,其中有些食物不宜在一起配合使用,即所謂配伍禁忌。據文獻記載,柿子忌螃蟹,蔥忌蜂蜜,鱉魚忌莧菜等。

胎產禁忌

婦女胎前產後飲食應有不同。妊娠期由於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機體的陰血相對不足,而陽氣則偏盛,因此凡辛熱溫燥之物不宜食用,即所謂“產前宜涼”。若有妊娠惡阻者,則更應忌用油膩、腥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產後隨著胎兒的娩出,氣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機體常呈虛寒狀態,同時多兼瘀血內停,此時凡屬寒涼,酸收、辛酸、發散之品均應忌食,故有“產後宜溫”之說。

偏食當忌

五味各有所偏,適時適量搭配食物益於身體,過食易致弊,如經常食用豬肉易發胖、多痰,偏食魚易出現火旺證,所以有“肉生痰,魚生火”之說。食物品種應多樣化,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平衡膳食的原則。

中醫食療中的陷阱,你有觸碰到嗎?

藥食同用禁忌

中醫食療中常將食物與藥物一起應用, 是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部分食物與藥物同用會降低中藥原有的療效(如人參與蘿蔔、茶葉),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中醫食療中的陷阱,你有觸碰到嗎?

四時進食禁忌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氣候交替,週而復始。人類為了適應自然的變化,必須“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根據中醫學理論, 四時進食應考慮五臟功能。《飲膳正要》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不可一於溫也,禁溫飲食及熱衣服……夏氣熱,宜食菽(綠豆)以寒之,不可一干熱也,禁溫飲食,飽食,溼地,濡衣服……秋氣燥,宜食麻(芝麻)以潤其燥,禁寒飲食,寒衣服……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禁熱飲食,溫炙衣服。”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要少吃黃瓜、冬瓜、茄子、綠豆芽等寒性食物,多吃些蔥、姜、蒜、韭菜、芥菜等溫性食物,以祛陰散寒,使春陽上升。暮春氣溫日漸升高,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酸梅湯、綠茶等;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生瘡、癰、癤、腫等疾病。

夏日炎熱,忌食狗肉、羊肉、辣椒等辛溫之品,宜食用綠豆、金銀花、西瓜、梨等清熱養陰之品。

秋天氣候乾燥,易傷肺金,故忌辛辣、乾燥的食物以及炒貨等,宜進食梨、蜂蜜、芝麻等滋潤之品。

冬天氣候寒冷,寒邪易傷腎陽,因此不宜過食生冷瓜果及偏寒涼性的食物,宜進食溫熱性的食物如核桃、羊肉等。

中醫食療中的陷阱,你有觸碰到嗎?

病中禁忌

病中禁忌是指在患病的過程中不宜食用或禁用某些食物。陽虛忌寒涼,陰虛忌溫燥。如寒性病患者,應忌食寒涼、生冷食物等;熱性病患者,應忌食溫燥、傷陰食物及煙、酒等;失眠患者,忌喝濃茶、咖啡類易興奮的飲品;水腫患者,忌鹹食;消渴患者,忌食糖及含糖量高的食物等;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患者,應忌食肥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及動物內臟等;黃疸脅痛者,應忌食動物脂肪、辛辣食物及煙、酒等;面板病患者,應忌食魚、蝦、蟹等腥羶發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忌食人參;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患者,尤其是肺功能不全者,切忌睡前喝酒,否則會在睡眠中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呼吸停止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眼疾者忌食大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