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食品新增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眾所周知,食品配料表裡除了必要的食材和調味料外,還有各種名字拗口的食品新增劑,它們有的在包裝上被明確標出,有的則是籠統地被“XX劑”取代。這些新增劑各自有何用途?對人體健康怎樣?小編特地蒐集了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食品級碳酸鉀”、“重合磷酸鹽”、“碳酸鈉”--常見於泡麵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這三項化學成分都是“面質改良劑”,在麵粉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麵糰的彈性及延伸性,讓麵條吃起來更松或更有彈性,改善口感,此外還起到著色作用,改善產品品質,是製作麵條的重要輔料。碳酸鉀、碳酸鈉、重合磷酸鹽都是常見添加於食品的鹽類,基本上都沒有立即性的毒性。但如果說到對身體好不好,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2.“肉精粉”--常見於泡麵

嗯,小編可以跟你保證,肉精粉裡面什麼都有可能有,就是沒有肉,多是香精調配而成的,用來增加肉的香氣的,讓你聞起來比較香。用於肉製品、調味品、湯料、膨化食品的加工及製作。所謂肉精粉,比較貼近的描述應該是“肉味調味劑”:讓食物有肉的味道。每一家的配方會不大一樣,不過肯定都是人工調味劑。因為每間食品廠商使用的合成調味料不同,我們不能從“肉精”這個名詞中得知到底是由什麼物質組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常都是高鈉的,吃多了對腎臟不好。

3.“L-抗壞血酸鈉”、“異抗壞血酸鈉”--常見於飲料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這兩個都是抗氧化劑。與防腐劑類似,可保持食品的色澤,自然風味,延長保質期。其中L-抗壞血酸鈉,就是維他命C;而異抗壞血鈉,則是維他命C的一種異構物,抗氧化力更強。這兩個成分,雖說名字看起來很可怕,但基本上都是很安全的,不用擔心。

4。“羧甲基纖維素鈉”--常見於乳類飲料、拿鐵、巧克力飲料等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這是一種經過人工修飾的纖維素,經常被當成增稠劑來使用,可以增加飲料的黏度,喝起來比較有口感,並且營造一種濃郁、用料紮實的錯覺。能降低食品的脫水收縮作用,延長食品貨架期。跟抗壞血酸鈉一樣,雖然名字可怕,但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毒性非常小,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是比較安全的。

5.色素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食用色素又稱食用著色劑,是使食品著色,從而改善食品色調和色澤的可食用物質。色素幾乎是隨處可見的新增物,食用色素也同食用香精一樣,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但不論是哪一種,目的都一樣:染色。天然食用色素是直接從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色素,一般來說對人體是無害的,如紅曲、叫綠素、薑黃素、胡蘿蔔素、莧菜和糖色等。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的,如合成莧菜紅、胭脂紅及檸檬黃等等。這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可能誘發中毒、腹瀉,故人工合成色素不能多用或儘量不用。

6.“XX濃縮液”、“天然XX萃取”--常見於果汁、茶飲料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果汁濃縮液就是用水果濃縮汁和水為配料製成的果汁。市場上自稱為100%純果汁的飲品就是此類果汁,配料表裡大多是純淨水+水果濃縮汁。濃縮汁是把水果原汁高溫加熱蒸發掉一定比例的天然水分製成的,便於儲存和運輸,一般濃度較高。坦白說,這些成分應該都是從水果萃取來,不至於有大問題。但需要深究的有兩件事:有沒有加防腐劑?原料等級是新鮮的,還是過期、快腐壞的?小編建議:想喝果汁,就去現榨。這些瓶裝的飲料,除非不得已,不建議喝!;就算喝,也要心裡明白:這不是真的果汁!

7。“氯化鉀”、“氯化鎂”、“碳酸氫鈉”、“乳酸鈣”--常見於飲料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這些是常見添加於飲料裡的鹽類,作用是調整酸鹼度與離子強度。有的飲料如含蛋白質的飲料需要在特定的pH 範圍內才能保持穩定,故需要碳酸氫鈉等酸鹼調節劑來調節pH,另外,碳酸氫鈉在飲料中可以改善口感,能增強順滑感,還能增強甜味。雖然名字看起來很“化學”,但他們都算是很安全的新增物。

8.“砂糖”、“果糖”、“麥芽糖”

食品包裝都有哪些常見的新增劑?看到這些字眼,最好不要買

這些都是糖,比較安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多地攝取糖分,對健康很不利!可怕的肥胖、糖尿病,都是一口一口喝出來的!

9.簡單標明“香料”、“調味劑”、“乳化劑”、“天然香料”

老實說,當成分表這樣寫的時候是很不負責任的:只寫出作用,卻不講清楚它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他不寫明到底是那種香料呢?為什麼不說出具體的香料的名字呢?是不是有很多是有害人體健康的他不方便說呢?

會用這種寫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專案太多了,寫出來很複雜;二是成分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人工合成的,怕嚇壞消費者,乾脆不寫。簡單地說,當廠商這樣打馬虎眼的時候,反而需要懷疑健康性。如果食品包裝成分表這樣寫的話,最好別買了。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買食品前,多多看一下成分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