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本文由無相有道君原創並獨發百家號,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烹飪方法技巧豐富、面面俱到,在中式菜餚的製作中,“火候”的掌握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甚至很多中國菜餚的烹飪效果直接取決於“火候”的把握,這種烹飪技巧和經驗的總結與理解,反映中國民間菜餚製作中,就產生了“急火魚慢火肉”的說法。

但是“急火魚慢火肉”的說法有效果嗎?這種菜餚烹飪時的火候原則,有科學依據嗎?讓我們透過實踐和研究,來認真論證一番。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所謂的“急火魚”是指在烹飪魚類菜餚時,一般情況要大火快速成熟,當然,烹飪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燉、蒸、煮、炒、溜何種烹飪方式,總之有大火速成,儘量不要使烹飪時間過長。

理論上講,“急火魚”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為魚肉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其主要構成以蛋白質為主,從營養學的角度講,高蛋白類食物的非常有利人體健康的,目前科學研究,一些習慣將魚類作為主要食材的國家和民族,比如日本和北歐一些國家,其人均壽命與身體健康指數都是相對較高的,這說明魚類確實是非常適宜食用的天然食材。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而富含蛋白質的魚肉,在烹飪時存在一個營養流失的情況,尤其是長時間高溫烹飪,會使魚肉中的蛋白質訊速老化,並且魚肉內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等成份也會因長時間烹飪而逐漸流失,因此,在烹飪高蛋白類食材時,要注意儘量縮短烹飪時間,這完全是有科學道理的。

而“慢火肉”也是指燉、煮等烹飪方法的火候掌握,因為肉類食材一般來說纖維較多,要想獲得軟爛的口感就必使長時間燉煮使食材熟透,而這時如果使用大火烹飪,一方面可能造成烹飪時間縮短、肉類難以熟爛,一方面可能因為火力過大,肉類食材中的脂肪難以溶解,因此口感上會很難下嚥,這也正是“慢火肉”的由來。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對於中國無數美食和烹飪技巧而言,任何美食評論顯得蒼白無力,最有效的欣賞品鑑方式,都不如親力親為、一嘗為快。

中式烹調方法可分為煎、煮、烹、炸、燉幾個大類,每一大類又可分為若干小類,手法上或互有交集。燉,最強調的是火候。民間有句俗話,叫“急火魚、慢火肉”,說的便是這個火候。緊火,就是大火、快火,魚肉質鮮嫩,宜用大火收汁,而牛肉、豬肉等肉類則要小火慢燉,慢慢收汁,把時間做足。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在專業廚師的眼中,這些烹調方法之間的界限並不是那麼分明,手法與手法之間能融會貫通才稱得上出神入化的食神。然而,於普通百姓而言,燉,不過等於加水、加蓋兒、出鍋。這種家常感本無可厚非,但對於每一分功力的追求與否,卻是橫亙在資深吃貨與芸芸百姓之間的分水嶺。

還是以魚和肉來說,同樣是燉,做法可千差萬別。

先說說侉燉魚與紅繞肉。“魚去鱗不過油大火收汁,為侉燉,同樣的有侉燉大公雞;”張玉君說,“而紅燒肉則先把肉過油煎,熬糖上色,再用小火慢慢收汁。”這其中,就有過油不過油、大火小火兩個區別。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再說說酥魚和牛骨湯的烹飪方法。酥魚,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烹飪使魚肉、魚骨、魚刺同時酥爛,而要想達到這種效果所依賴的烹飪手法是“燉”中的“靠”。“靠”是指燉制菜餚時鍋不加蓋,日的就是將火力低至最小,透過長時間的小火慢燉,直到最後收幹湯汁,不留水分。

而牛骨湯的烹飪訣竅則是熬湯,首先將牛骨與牛肉同煮,待牛肉成熟後將其撈出,牛骨則繼續與肉湯用微火同熬一天一夜,其中要注意一定要使用大火衝湯,小火熬製,水分要去掉一半左右。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透過上述兩道菜餚我們可以看出,“急火魚、慢火肉”的烹飪原則並非永遠適用,比如“酥魚”中就沒有使用大火快速成熟的烹飪方法。

其實“急火魚、慢火肉”這兩句話並不矛盾,“緊火,就是大火、快火,魚肉質鮮嫩,宜用大火收汁,才能使魚湯濃白,魚肉也鮮美。而牛肉、豬肉等肉類則相對魚肉類肉質纖維要粗、老、韌,所以要要小火慢燉,慢慢收汁,保證足夠的時間才能使肉入味並酥軟可口。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此外民間還有“千滾的魚,萬滾的豆腐”並不是說時間要長,是指要保持湯汁沸騰的意思。而燉肉類則是湯汁沸騰後要關小火,保持湯汁微微冒泡而不破裂為好,要的是那種小火慢燉的效果。

關於吃,每個人心中都一段鍋底煙雲。不論是鍋下走火的激烈烹炒,還是熱氣微騰的小火慢燉,都不乏好之者的堅定追隨。不善言者,用精光的盤底來證明自己的喜愛,而善言者則收集食物味道的遊絲,將其編織成一篇篇洋洋灑灑的文字。

淺析中國烹飪中“急火魚慢火肉”的科學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