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傣族製造陶器的歷史相當悠久,從文獻資料來看,至少可以追溯到14世紀。據英國人的調查報告,19世紀末期,撣邦撣人的製陶村莊要比緬人的多得多,而且緬族很多地方的製陶者亦是來自攤邦的撣人。彈、傣族源相同,撣人善於製陶是不足為奇的。傣族的傳統制陶技術,目前仍不鮮見。自1989年至1994年,筆者曾多次對西雙版納等地傣族的製陶技術進行過調查。下面將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海縣動混鄉曼扎村為例,具體介紹傣族的製陶過程。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在勐混一帶,目前僅有曼扎村一個村莊製陶了。村中會此技藝者有22人,全部為老婦人。男了一般不從事這項活計,而由婦女去做,這是因為這項工作被視為家庭副業的緣故。製陶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作坊通常設於幹欄式的竹樓之下。製陶一般在農閒季節進行,而且多在乾季,農忙期間則無暇顧及這項副業。雨季因不利於陶坯乾燥和燒製,所以也很少進行。曼扎村農民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農業,沒有專以製陶維持生計者。所產陶器主要銷售給附近的傣族和居住在山區的民族。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筆者調查的製陶婦女名叫玉濤,當時58歲。其生產流程可分為:(1)取土,(2)取砂,(3)春土,(4)篩土,(5)摻沙和泥,(6)塑坯,(7)打胎成形,(8)拍花紋,(9)乾燥,(10)燒前準備,(11)燒陶,(12)出陶,共l2道工序。各道工序做法如下:

1,取上。在距家約500米的稻田中挖取膠泥土並挑運回家。

2,取沙。挖沙到距村步行約10分鐘的小河邊。砂子呈土黃色,含有較多雜質(枯枝敗葉等),所以需用竹篩篩取。

3,春土。用設置於竹樓下的腳礁將膠泥成細土。

4,篩土。春土後篩,篩後再春。篩過之細土可存於塑膠袋內,過去則用黃牛皮袋裝土。

5,摻沙。和泥按沙子半碗、陶土一碗的比例,將篩過之沙和土置於塑膠布上加水摻拌和泥,至完全混合均勻。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6,塑坯。先在轉盤(慢輪)上用泥做一個器底,然後把事先和好之陶泥搓成直徑為四五釐米之圓條,右手持泥條,左手護住邊緣並撥動轉盤,隨著轉盤慢慢旋轉而將泥條捺於器底之上。如此一圈一圈向上加泥,泥圈結合處用手緊捏使之緊密結合。達到泥坯所需高度之後,邊轉動轉盤,邊用手指或竹刮沿內壁由下而上傾斜刮磨,以抹平泥條結合部之痕跡。最後用溼布在口沿部稍微塗抹,達到平滑的效果。至此,一個水缸陶坯便做成了。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7,打坯。把陶坯置於陽光下曬一個小時左右,然後放到轉盤上,左手持卵石墊於器內,右手持木拍,邊轉動轉盤邊拍打。木拍上無花紋,拍打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成形,並使器壁緊密堅實。

8,拍花紋將陶坯放在兩膝之間,如打坯一樣,左手持卵石墊於器內,右手持有花紋之木拍在外拍打,邊打邊轉動,陶坯上隨之出現花紋。

9,乾燥將陶坯置於日光之下曝曬一天左右,再放到房屋之中火塘上面的棚架上烘乾,或擺在通風乾燥處使之自然乾燥。完全乾燥之後,才能燒製。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10,燒陶準備燒陶不用陶窯,露天進行,即李拂一在《車裡》一文中所說的“露窯燒成”。選擇一塊平坦地面,鋪墊一層稻草,將陶坯置於其上,先擺大的器物,縫隙之間放入木屑,再將小的器物圍放於四周或插入其中。最後以木屑和稻草覆蓋陶坯。

11,點火燒陶燒陶多在黃昏時分開始點火,當所覆之稻草即將燒盡之時,又迅速加草,如此反覆進行三四次,上部形成厚厚的火灰,火漸由表入裡,繼續著小火狀態。

12,取陶經過兩三個小時之後,使之自然冷卻,至翌日上午即可取出陶器。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如景洪市、動罕鎮、曼嘎劍村、曼亂站寨傣族的製陶方式與動海縣勁混鄉曼扎村大致相同,只是春土、和泥的方法稍有差別。該村不用腳難春泥土,而是將泥塊置於木槽中用杵棒搗細,同時摻砂加水和成陶泥。為防止陶泥變幹,用塑膠布將其包蓋起來,以便隨時取用。動海縣勐遮鄉曼燕村傣族製陶也是使用上述方式,惟轉輪結構有所差別。曼嘎劍村和曼扎村傣族的轉輪,是使用之時才臨時打樁,而且輪樁細小,轉動較慢。曼燕村輪樁是固定的,較粗,呈錐形,且塗潤滑油於其上,故轉速較快。轉輪轉速增快,可提高勞動效率和製陶質量,是製陶技術的一個進步。

傣族的製陶技術,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4世紀

後來,景洪市允景洪鎮曼鬥村亦以製陶而聞名。該村製陶技術的特點表現於燒陶之上。燒陶在專門的燒陶棚內進行。先在地上鋪墊樹皮和木屑,把乾燥的陶坯壘於樹皮、木屑之上,周圍用稻草覆蓋成圓錐狀,取泥沙摻水調成泥漿,塗於稻草之上,使之密封成窯,用手指在上部戳幾個小孔使之透氣,然後在下部開洞點火。這種燒陶之法比較獨特,比之明火燒陶,是一大進步,因為它已經具備陶窯的雛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