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人生沒有許多的偶然,但萬事萬物卻都有它的因果。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有人在這一生之中功成名就,有人隱居山林靜度餘生。

不管這一世的選擇如何,都逃不過因果迴圈的天理。那些能夠主導自己的命運之人,早已清楚因果之中的這些暗示。

雖然說人各有命,但是,命好命壞卻不是一錘定音,而是如何讓命運為自己所用,不被它擺弄自己才是正道。

山谷有回聲,人生也亦然

世界就像是一個空谷,你在山谷之中吶喊,山谷總會回饋於你相同的聲音。只不過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遠有近。

生命,也是一種回聲。

你若發出什麼聲音,它也便回饋於你什麼聲音。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平凡的存在,身上都帶著自然的能量,用之可以影響周圍的環境,甚至影響這個世界。

你若向世界表達善意,世界會回饋於善果,你若表達惡意,收到的也不會是美好。

世間種種,皆有因果。

很多年前,在那個中國剛剛被解放的年代,吃不飽飯,也是常態。

那個時候,奶奶家經常會來一些遠方親戚,來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來借點糧食熬粥果腹。

奶奶家的生活,還算好一些,至少沒有像親戚們一樣揭不開鍋,也從來沒有讓自己的孩子穿不上褲子,但也就是能達到不露屁股的水平。

縱然不富裕,面對更加飢餓的親戚,奶奶還是拿出儲存的糧食給他們做飯,吃飽了再回去。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親戚們三天兩頭的來,飯也三天兩頭的做,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捱過那段困難的時光。

如今,將近百歲的奶奶,晚年活得比村子裡任何一個老太太都幸福。

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休息假日,縱然當年的侄子侄女也已經年過七十,還是會經常跑過來看她。

因為晚年不孤單,因為有人惦記,有人感恩,她的生命還依然活得熱烈。

當年自己省吃儉用一點,種因得果,才終究換來晚年的開心快樂。

《左傳》裡曾經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爭霸的年代,戰亂不斷。晉朝大夫魏顆在一次打仗過程中,幾進遇險,最後竟被一位老人所救。而這位老人,是自己父親的姬妾。

原來當年,他的父親病危時,想讓自己的姬妾殉葬。魏顆不忍心她年紀輕輕死去,於是便放她回家。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正是因為他足夠仁慈,才感動了姬妾的父親,最終能在戰場上救他一命。

佛家講:“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所做過的那些好事和壞事,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返回到自己的身上。

用愛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回之以愛;把福報送給別人,也會收穫福報。

善惡到頭終有報,保持敬畏,積德行善,才能規避禍患,福氣常在。

磁場分佈於自然,而人也屬於自然

《道德經》中寫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追求道的人,道也會樂於成全它。追求德的人,德也會樂於成全它。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人生之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磁場,你有什麼能量,就會吸引什麼能量;你相信什麼,什麼就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

倘若一個人的內心居住著美好,那麼他也就會吸引美好。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態改變態度,態度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你願意相信什麼,就能擁有什麼。

因為內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這件事情,那麼你將會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讓它成為現實。

如果內心輕視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那就不會想辦法去做,更不會真去行動。

有句話說得很好:“這個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並非只是是凡人

終究,還是看你的內心是什麼,並且能夠吸引來什麼。

美國曾經有一項很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實驗,叫做“心想事成”。

就是你一直在想某一個東西,只要它不違背道義,不傷害他人,那麼得到它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

宿世輪迴之中,你我皆是凡人,又不是凡人。

世人的心中,之所以有神仙與凡人的區別,不過是於認知之中,覺得神仙可以知曉自己的過去未來,能乘風,亦能駕雲,隨意操控自己的身體與命運。

而凡人則不同。他們若想遠行,必要舟車勞頓;他們若要長生,縱然像秦始皇那樣海外求仙,也未必能夠如願。

雖然我們感覺,有時候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若懂得這個世界的自然法則,那麼在現實的世界之中,沒有人不會自己主導自己的人生。

佛家有言:“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

凡事都有因果,誰也逃不出因果迴圈的世界。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相信自己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厚德之人方能載物,付出真心才能有所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