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每年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在我的家鄉,這一天,家家戶戶有兩件事要做:

一個是“掃屋子”,

把雞毛撣子綁在一根長竹竿上,掃掉房頂、牆壁上的灰塵和烏衣(落滿灰塵的蜘蛛網);

另一個是“打發灶爺爺上天”,

把貼在灶邊的灶王爺神像揭下來,在香臺上點一炷香,再用高粱杆扎一匹馬,和灶君神像一起焚化,最後放一掛鞭炮,跪在香臺前唸叨一句“灶爺爺光說好別說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如今,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城市化的浪潮把很多農民卷出了農村,離開農村的大院子,住進了城市的水泥格子。

整合灶取代了大鍋臺,灶王爺貼在哪裡?沒有了香臺子,怎麼燒香?沒有高粱杆,怎麼扎馬?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怎麼放鞭炮?

農民都進城了,曾經年年請年年送的灶王爺,該怎麼辦呢?“祭灶”這一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習俗,是去是留?

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民以食為天,灶王爺主管灶火,所以灶神雖然是個小神,卻是與中國百姓關係最密切的一尊神。

每年農曆十一月開始,家裡的老人就開始“請香”、“請灶君”,然後恭恭敬敬地放在家裡。等到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回來,就開始貼春聯、貼灶王爺。

貼灶王爺有很多講究,先用麵粉熬成漿糊,然後用刷帚把漿糊刷在大鍋臺旁邊,靠近風箱一側的牆上,為了方便來年揭下來,只需刷四個角。另外,要儘量貼得低一些,不能讓灶王爺看到鍋裡面,還要貼得傾斜一些,頭部歪向鍋臺。

大年初一早上,在灶王爺前點一炷香,等水餃出鍋,第一碗一定要先端到灶王爺面前,還要把湯倒在地上一些,唸叨一句“灶爺爺掀鍋就嘗”,然後再把水餃端到香臺子上“供神”,最後再端到先祖神位前“供祖”。

此後一年,初一十五也不必燒香,只需家裡每次做“好飯”(肉魚水餃)時,說句“灶爺爺掀鍋就嘗”,簡單供奉一下即可。

灶王爺不僅親和,還很實用,因為灶君神像還是一部日曆,上面標註著“閏年閏月”、“大進小進”和“二十四節氣”。

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等到臘月二十三下午,家家戶戶開始“送灶君”,我們山東叫“打發灶爺爺上天”,即使忘了日子也沒關係,聽到炸天響的鞭炮聲一定會反應過來。

小時候,奶奶每年都教我扎馬,

取一根高粱秸稈,把高粱杆的皮揭成一條條的篾片,用篾片做出馬的四條腿和尾巴,再用揭掉皮的米白色的高粱芯,做出馬頭和馬身。

一切就緒之後,在香臺前,伴著鞭炮聲,把灶王爺和他的馬一起焚化,講究一些的話還可以焚燒一些乾草和黃豆作為馬的草料,畢竟從人間到天上,千里迢迢長途漫漫。

現如今,很多農村人離開了農村搬進了城市,整合灶取代了大鍋臺,灶王爺貼在哪裡?沒有了香臺子,怎麼燒香?沒有高粱杆,怎麼扎馬?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怎麼放鞭炮?曾經年年請年年送的灶王爺,到底該怎麼辦?

往小了講是個人選擇,往大了說,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風俗的傳承問題,“祭灶”這一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習俗,是去是留?

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我要說的是,人類文明程序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從文言到白話,從繁體到簡化,從毛筆到硬筆,從書信到手機,從人力蓄力冷兵器到機械化資訊化數字化。

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朝代更替和社會變革,中華文明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髮生變化,任何傳統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我們在丟掉舊的傳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傳統,在捨棄舊的文化的同時也在孕育新的文化。

一些留不住的傳統文化,不必惋惜,也不必強行挽留,時代和人民最終會做出選擇。

如果是精粹,要相信精粹!

即使不符合新的時代,也會換一種形式重生。

農民都進城了,灶王爺怎麼辦?社會變革下的傳統文化去與留

後來,我們這裡不再種植高粱,沒有了扎馬的材料,就改成了摺紙飛機,灶王爺也與時俱進,騎馬改成了打飛的,免受車馬顛簸。

現如今,貼灶王爺時,也不再熬漿糊,而是用透明膠帶粘上四個角,簡簡單單。

從孩提到而立,受奶奶薰陶,三十年來,每年臘月二十三都是我“傳送”灶王爺,如果將來搬進城市,我可能也不會再“請灶王爺”。

但我已經把我和灶爺爺的故事寫了下來,這或許算是我賦予他的新生。

文/再山野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