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籍、藥典,看大閘蟹的食療功效

大閘蟹作為美味佳餚,自古就備受廣大美食愛好者的喜愛,民間更是有“一隻蟹,頂桌菜”的說法。不僅是因為大閘蟹的絕美滋味“一蟹上桌百味皆淡”,更是因為其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

大閘蟹的營養價值極高,它的食用功效早已顯山露水,在多部古籍藥典中都記載著與大閘蟹食療功效相關的文字內容。

從古籍、藥典,看大閘蟹的食療功效

一腹金相玉質,兩螯明月秋江。

《本草綱目》的介部章節中有關於蟹的記載如下:“蟹,釋名螃蟹、郭索、橫行介士、無腸公子。雌名:博帶。氣味鹹、寒、有小毒。主治殺莨菪毒,解鱔魚毒、漆毒,治瘧及黃疸,搗成膏興疥瘡、癬瘡。搗出汁滴耳聾。”

後有《隨息居食譜》(食療養生著作)記載了大閘蟹這樣的食用效果:“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

近代,又有《中藥大辭典》對大閘蟹的功效進行了補充:“清熱、散血,續絕傷,治筋骨損傷、疥癬、漆瘡、燙傷”

從古籍、藥典,看大閘蟹的食療功效

從來歎賞內黃侯,風味尊前第一流。

古人認為吃大閘蟹可以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淤血,有清熱、化瘀、滋陰的功效,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等症狀。除此以外,將蟹殼煅灰,調以蜂蜜,外敷可以治療黃蜂蜇傷。

在現代,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對大閘蟹的營養可以說了解得更為透徹。大閘蟹營養豐富,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優質蛋白質、各類氨基酸、維生素、脂肪、鈣、鐵、硒、鋅、鉀等等,在不被我們食用的蟹殼之中,還有蟹紅素、蟹黃素以及豐富的鈣元素。食用大閘蟹對人體有很好的滋補功效,據有關研究表明,適當地吃些蟹肉,對各種癌症都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可以說大閘蟹是一種天然的滋補食材,不僅滋味鮮美,食用價值也是極高的。

從古籍、藥典,看大閘蟹的食療功效

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儘管吃大閘蟹對我們有很多好處,但也不能太過隨意地吃。“蟹味鹹、性寒、有小毒”,雖然在《本草綱目》只是用一句話粗粗帶過,但是蟹帶有的寒毒卻不能忽視。蟹的小毒主要表現在它的寒涼之上,腸胃虛的食客食用容易引發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即便是沒有腸胃問題困擾的食客,在食用太多的蟹之後,也是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除此以外,大閘蟹是河鮮的一種,有海鮮或河鮮過敏體質的食客吃了之後還會出現過敏反應。

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大閘蟹的寒涼,愛吃大閘蟹的前輩們早就找到了中和大閘蟹寒氣的辦法,那便是搭配性溫的食材一同食用。如:烹飪大閘蟹時放入紫蘇葉,生薑或是黃酒;也可把生薑和醋調製成料汁,在吃蟹的時候蘸著吃;或是在吃完大閘蟹後來一杯暖暖的薑茶;再或者溫一杯黃酒,在吃蟹的時候一同慢悠悠地品味。黃酒、紫蘇、姜這三樣最常用來中和大閘蟹寒毒的食材,不僅能有效解決寒毒帶來的困擾,還能起到袪腥提味的功效,讓大閘蟹的鮮美錦上添花,李時珍都稱讚到:“鮮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黃持鰲,略賞風味。”

從古籍、藥典,看大閘蟹的食療功效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清陽蟹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