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我們大部分人一想到宋朝,便會想起宋朝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割地求和,其實宋朝在我們歷代封建王朝裡面是很發達,可為什麼表現的這麼軟弱呢?

宋朝的經濟收入在公元1021年就達到了一億貫。宋朝當時的人口也遠超遼、金兩國,在宋真宗時登記在冊的就有九百八十萬戶,到了公元1109年,戶數更達到了兩千萬戶。宋朝的軍隊建制也是非常大的,公元1060年宋朝軍隊人數巔峰時是在一百五十萬,在後來裁軍,軍隊也沒低於過九十萬。

宋朝在當時是屬於有錢、有人的時刻,可是打仗卻老是打不贏,在小南看來,

國家有沒有實力是一方面,但是能不能把實力展現出來才是重中之重。

宋朝自建國來,就一直面臨夏、遼、金三國的騷擾,並且都是防守戰居多,主要就是宋朝立國的思路和宋朝的政治體系造成的,而並不是宋朝國力弱。

一、宋朝的軍隊只有皇帝才能調動

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從後周手裡篡奪皇位,趙匡胤心理很清楚:五代時期政權之所以變更頻繁,都是因為軍閥在鬧政變,軍閥手裡一旦有重兵,就會不聽中央的命令。所以趙匡胤為了防止這種歷史悲劇在宋朝上演,他對當時的傳統軍事做了很大改革。

一是主力軍隊由“三衙”排程,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禁軍大將、殿前都點檢、侍衛親軍司令等都被移除。主力軍隊一般都是禁軍,禁軍改成了由殿前指揮司、侍衛步軍、侍衛馬軍三個機構掌控,統稱“三衙”。“三衙”的長官則稱呼“三帥”,他們分別統領各自禁兵,而且“三衙”的主帥都必須由皇帝來任命,並且都只效忠皇帝。

二是統兵和調兵的權力分開。“三衙”雖然分別統領宋朝的主力軍隊,但是並沒有調兵跟發兵的權力。調兵、發兵等命令必須要由樞密院釋出。而樞密院也僅有調兵、發兵的權力,屬於指揮一類,不直接跟軍隊對接。所以調動軍隊的大權始終是在皇帝的手上。

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三是京城的駐軍跟外地駐軍必須均衡。趙匡胤改革後確定了募兵政策,在災荒的時候招募比往年更多,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內亂。並且軍事力量分配趙匡胤也很厲害,他把宋朝的一半軍隊部署在都城及周邊,剩下一半則是分散駐紮各地,這樣下來,都城的軍隊實力足可以震懾外地軍隊,外地軍隊也可以震懾都城的軍隊,這便是“內外相維”。

四則是兵將分離。趙匡胤採用了更戍法,就是把京師跟地方軍輪番調換,定期更換。造成

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兵

,藉此消除將軍專權。

二、

宋朝官吏改革

趙匡胤把宰相掌管的軍政、財政的權力分開,軍政歸樞密院掌控,財政歸三司使掌控,而宰相就只有掌控民政的權力。樞密使與宰相旗鼓相當。趙匡胤後來還增加參知政事的官位,等同於副相,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宰相,這一職位又分散了宰相的權力。

宋朝建立時繼承了後周的官職機構,但趙匡胤改革後,另外委派官員。這些由中央派來的官員在實際職務前都會加上“判”、“權”、“提舉”和“提點”等等,逐步形成了官與職、名與實,官、職分離的局面。“官”代表一個官員的品級,按品領取俸祿,並沒有實際行使的權力;“職”是文官的榮譽頭銜。只要中央派來的官員,才有實權。這樣就利於中央對地方、部門的有效控制,鞏固宋朝中央集權統治。

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三是改革科舉制度。趙匡胤為了防止科舉考試的學生在以後任職時形成政治派系,詔令嚴禁新科進士去主考官那謝恩。還命令進士及第的不允許稱呼主考官為“恩師”、“師門”,更不能自稱誰誰誰的門生,防止新老官吏以門生之情結成一派。後來漸漸地由皇帝親自錄取,這樣進士們就成了天子的“門生”。經過趙匡胤的這一番大改革,宋朝建立了很嚴格的中央集權制度。

三、以文架武、將從中御

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宋太宗)在兩次伐遼戰爭失敗以後,變得心灰意冷。國內不久後還爆發了李順王起義,擾動了整個川蜀地區。此事對宋朝的統治政策發生警醒,宋太祖便說:“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懼。帝王合當用心於此。”造成了宋朝軍隊的重心在境內,而對外消極防守,並且軍隊從此後是由

文臣統領,副職則為武將

趙光義還採用將從中御的方式控制將官,具體方法就是由

皇帝來佈置“陣圖”,臨陣的將軍根據情況選擇陣圖來排兵佈陣。

前線的將帥必須嚴格按“陣圖”打仗,不許有任何改變。因為照皇上的“陣圖”打,哪怕失敗了也沒有多大的責任;但如果將領不按照“陣圖”打的話,即使勝了也必須向皇上請罪。

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打仗最考驗的就是臨陣發揮,哪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戰爭,“陣圖”等於把將領的自身能力都給否定了。

四、習武不如從文

除了宋朝的武官遇到同級別的文官必須行禮以外,當兵的都必須在臉上刻字,

“黵面”又稱“黥兵制”。北宋名將狄青是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一位高階將領,人稱“面涅將軍”,就因為當年入伍時被黵面。據《嘉泰會稽志》“軍營”條,宋朝招募士兵,體驗合格後,接著就是“黵面”程式。黵面後,新兵才能拿到相應的報酬“衣屨、緡錢”,稱為“招刺利物”。

除臉上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刺字。宋仁宗時在禁軍士兵的臉上會刺“某某指揮”,以識別軍士隸屬部隊的番號。宋寧宗時,湖南安撫司設定的親兵,除已刺面外,還在左手拇指下添刺“湖南安撫司親兵”七字。如果士兵改投他部,則要“改刺”;如果開小差被抓,則要加刺“逃走”二字。這黵面簡直就是侮辱。

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除此之外,皇帝每年給官員們賞賜,文官都會比武官要給的多,所以在宋朝的整個社會風氣,就是歧視軍人、武將,導致許多有才之士都不願意考慮去軍事上發展,最終宋朝在軍隊上人才凋零。

即便偶爾有個軍事天才出現,也會被文官們百般嫉妒,彈劾。狄青就是很好的例子,狄青從入軍後便一直戰功卓著,最後當上了樞密使。但是,文官們見不得一個武將登上如此高位來指揮他們,所以反覆迫害,其實參與迫害的還有歐陽修,導致狄青被貶黜,最後在自己老家鬱鬱而終。

宋朝的對外戰爭,基本上都是從抗爭——投降——在抗爭——再投降這樣一個不斷衰弱的過程。

五、冗官冗兵冗費

宋朝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就鼓勵離職的武將多買田,做個富家翁。導致宋朝的大地主土地兼併嚴重,加劇了社會矛盾。宋朝採取的災年募兵制,把大量的災民招募到軍隊來。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流民暴亂的問題,但最終兵員規模過大,國家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都在軍隊裡面。

宋朝經濟、人口都很發達,可為什麼總打不過外敵?

宋仁宗時期宋朝其實就已經入不敷出了,財政出現赤字。並且錢都是從百姓身上來的,因此宋朝社會矛盾激烈,整個宋朝的農民起義高達四百餘次,屬於中國曆朝歷代的第一名。

宋朝軟弱的根本在於其制度,在這套複雜、低效的制度下,武將始終沒能發揮自己的長處,還處處受限。所以宋朝大半戰爭都是處於劣勢,這也是宋朝國弱的原因。宋朝的制度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中央集權,杜絕內部造反。因此,宋朝皇帝們的第一任務都是防止內部變亂,而不是抵禦外敵。宋朝寧願屈辱乞和,也不願放手權力,讓武將發揮自身才能,這是宋朝的悲哀之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