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秋、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

打卡地點:九嶷山、零陵

1

如果追溯他的祖先,可謂顯赫至極。

秦朝誅殺燕太子丹的名將李信是他的遠祖,漢朝名將李廣是他的先祖,北朝時期西涼國的武昭王李暠是他的九世祖。

到隋朝末年,他的祖先因罪被流放到西域,所以,他於公元701年出生在當時屬唐王朝安西都護府管轄的碎葉城。按照今天的地理位置,卻到了國外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只因出生前,其母夢見太白星入懷,其父便給他取名叫“白”,字“太白”。

《新唐書·李白傳》載曰:“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

試問普天之下的中國人,有誰不知李白?有誰沒有讀過他的詩歌?有誰不知道他的故事?

是啊,李白,李太白,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身為一個男人,李白一生只有三大愛好:舞劍、喝酒、寫詩。

他五歲時隨其父遷至蜀中,落腳在唐劍南道綿州清廉鄉,也就是現今的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

也就是在這一年,他接受啟蒙教育。“五歲誦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學識字課本)。十四歲時才華顯露,在跟縣令吟詩作對時,震驚對方。他為了寫詩,曾到大匡山山腳下的大明寺系統學習《詩經》《楚辭》《樂府》等詩歌名著三年。

十八歲那年,他赴梓州,拜梓州郪縣長平山隱士趙蕤為師,學習劍術、道術、縱橫術,開始孕育自己的俠骨風範。二十一歲到二十三歲,他回大匡山下繼續學習。因長時間的浸淫,詩歌創作得以精進。

他對自己的才學很自信,對唐朝的科舉考試十分鄙視,當別人勸他去參考時,他一笑置之。他終生沒有參加考試,因此也成為唐朝傑出詩人中的一個特例:沒有學歷,也沒有功名,但他的詩歌成就與對後世的影響,幾乎無人能比!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春天,二十四歲的李白決定去蜀遠遊。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傳奇的雲遊生涯。

從此,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行者,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了華夏的大好山河。

人們不是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嗎?他,便是偉大的踐行者。

他樂此不疲地為祖國大地唱頌歌,祖國大地也豐富了他的詩歌內涵。

在行走的路上,他秉性而為,始終堅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忠於自己的內心快樂。

他出生在盛唐,成長在盛唐,又隨著盛唐落幕而謝世。

他站在盛唐的門檻上,背影被拉得很長很長,直到現在,人們都在深情地仰望。

2

李白是一個天才,但他不屑於科舉,導致很長一段時間懷才不遇。

為了謀生,他曾投奔安州都督馬正會,去京城拜謁宰相張說,去拜謁邠州司馬李粲和坊州司馬王嵩,去懇求荊州長史韓朝宗等人,希望他們薦引,還是無果。

他曾從安陸到長安、巴南、巴中、巴東、嶽州、衡州、零陵、潯陽、金陵、汝州、襄州、安州、邠州、坊州、南陽、江夏、雁門關、太原、洛陽、嵩山、襄陽、任城、濟南、睢陽、揚州等地,在一些地方反覆往來,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

從二十五歲奔走到四十一歲,從人單影孤到生兒育女,從原配亡故到續絃,到分手再續,他只為尋找一份工作。

大約十七年的時間裡,李白一直行走在路上,他的人生風景也彰顯在路上。

遺憾的是,他一直沒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至於他仰天長嘆:天地這麼寬,為何難容我李太白?

這期間,李白第一次打卡永州,時間是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秋天。

這一年的春天,李白同新結識的夥伴吳指南從三峽入巴東。孟春,到達荊門山,在那裡待了一陣子。五月,經過荊州到達江陵。爾後,他們來到鄂州江夏,遊覽了赤壁、黃鶴樓等名勝。

在江夏,李白想起少時常讀司馬相如賦,深慕賦中所言云夢大澤之盛,決定到那裡一遊。而吳指南忽然染病,但依然樂意作陪。

於是,他們坐船於酷夏時節來到洞庭湖,遊覽了君山。在君山,李白又想起舜帝和二妃的愛情故事,便提出繼續溯流而上去遊覽九嶷山。

無奈的是,吳指南病情加重並突然病故。李白只好匆匆葬了朋友,再獨自前往零陵九嶷山。

水路逆行,速度很慢。李白走走停停,到達九嶷山時已經是初秋。

在九嶷山盤桓數日,李白有感於舜帝與二妃悲悽的愛情故事,寫了一首《遠別離》: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餘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

堯舜當之亦禪禹。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二妃和舜帝生離死別的故事,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經常歌詠的題材。李白不遠千里尋覓到九嶷山,自然也要有所表達。但他跳出窠臼,將二妃與瀟湘、九嶷聯結起來,便是對傳統的突破。

此詩被康熙《永州府志》收錄,成為李白打卡永州的歷史見證。

3

公元742年,唐玄宗改元為天寶元年。

這一年秋天,經過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推薦,玄宗徵召李白入京。

遠在山東任城的李白接到詔令,立即啟程,趕赴長安,唯恐那詔令如一隻高翔的風箏,隨時被大風颳走。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遭遇了一個危險的對手——高力士。

高幼年入宮,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

李白與高力士,一個是落筆搖五嶽、嘯傲凌王侯,獨領風騷的天才詩人;一個是權重四海的大將軍、渤海郡開國公內侍監首領。

他們像兩道不同的氣場,交織在唐明皇李隆基身邊,日子長了,自然會產生磕磕碰碰。

某天,李白剛剛喝得有點醉意,就接到唐明皇的詔令,要他馬上去皇宮為楊貴妃作詩。因李白衣著破爛,唐明皇見了哈哈一笑,下令賜李白衣物。李白佯裝醉酒無法更換,便喊高力士為其脫靴。

高力士自視尊貴,哪裡受過這等侮辱?無奈唐明皇正在興頭上,居然點頭同意了李白的請求。高力士萬般無奈,只好跪下替李白脫下鞋子,此後便懷恨在心,導致李白的貶謫。

也就是說,李白在皇帝身邊沒有待多久,便被讒言而遭受冷落。

李白心想:冷落就冷落吧,我且沉湎於詩酒之中!

自由的翅膀一張開,便有了獨特的人生風采。於是,民間就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逸聞,李白成為當時的“網紅”。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三月,四十四歲的李白自知不為朝廷所用,於是打報告給唐明皇,請求回家。唐明皇就打發了他一點金銀,李白便離開長安,來到廬山住了下來。

哪知道到了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訊息傳到避居廬山的李白耳中,令他十分震驚。

要知道,李白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他既羨慕道士的隱居生活,又放不下對國家命運的牽掛。

恰在此時,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慕名拜訪。李白受寵若驚,欣然應邀入幕,便犯下人生之中最大的錯誤。

李白認為大唐的基業已經式微,盤鎮割據的大好時機來了。因此,他力勸永王直取金陵,並在永王發動叛亂之後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叵耐人算不如天算。唐玄宗逃難途中,發生馬嵬坡兵變,太子李亨即位為唐肅宗。

朝廷不容叛亂,派兵圍剿,永王不久即敗北。作為從犯,李白也因之被捕,關進潯陽獄。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所判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李白心裡湧起了“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的憂傷。

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太白醉酒圖(資料圖片)

4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氣候異常。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被流放在夜郎將近兩年的李白,終於獲得了自由。

像一隻飛出囚籠的鳥,卸下一身羈絆的李白高興極了,他懷著喜悅的心情往回走。

一路上,他還是保持併發揚那副德行:訪友,覽勝。

他先去拜訪嶽州司馬賈至,兩人共泛於風光旖旎的洞庭湖,共賞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遊洞庭湖之後,李白隨即便赴零陵,拜訪他的老友、時任永州司戶盧象。兩人多年不見,心中頗為牽掛。

李白抵達零陵時,正值天氣由炎熱轉陰涼的八九月份。

到零陵境內,李白髮現人們在議論一個名叫“懷素”的和尚。

懷素,懷素,懷素。

李白心想:一個和尚有什麼能耐,居然引起如此的關注?大家說他的書法很神奇,自己對書法也很感興趣,要不要全面接觸和了解一下這個人?

李白找到好友盧象,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盧象說:想見懷素和尚?這個容易,我來安排就是。

這天,李白隨盧象等人參加在一大戶人家舉行的聚會,終於見到了比自己小三十六歲的懷素。

大戶人家的堂屋之中,並排擺放著數箱的麻紙絹素,案桌上,著名的宣州石硯中,早已磨好了上等的黑墨,正散發著清香。

更奇怪的是,還沒有到吃飯時間,現場居然有擺放停當的數罈好酒。清幽的酒香不斷散發出來充溢在屋宇之中,差點讓同時享有“詩仙”“酒仙”兩個榮譽的李白垂涎。

遠近聞名的詩人、墨客、酒徒擠滿了寬敞的華堂,準備一睹懷素酒狂之態,以及他盡情揮灑的場面。

忽然有人驚叫:他來了!

李白朝大門那邊一看,但見一個二十出頭的和尚大步而入,他個子雖然比常人矮一個頭,但兩眼炯炯有神。

和尚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到華堂之上,將手中的杖錫放置妥當,彷彿目中無人,徑直取酒,用人們平時吃飯的碗狂飲起來。

一碗,兩碗,三碗……

眾人一邊數數,一邊驚呼:好酒量!好酒量!

哪知道那少年和尚似乎經不起表揚,喝了兩壇多一點就已不勝酒力。看見旁邊有一張為他準備的小床,踉踉蹌蹌地走過去,倒下就睡,而且片刻就響起了鼾聲。

李白見了,十分驚訝:這個和尚怎麼如此狂妄?好似當年在長安街頭狂飲的自己!只是,自己可以做到斗酒詩百篇,他現在能做到醉酒書千張嗎?

李白滿腹疑問地看著和尚,擔心他會不會在此當眾出醜。

不料原本正在睡覺的和尚忽然之間縱身躍起,抓起大筆,飽蘸濃墨,大喊一聲,在紙上筆走龍飛起來。

其筆勢快捷,似飄風驟雨,來勢威猛。又似落花飛雪,大筆所過之處,茫茫一片……

轉眼之間,千餘張準備好的宣紙已被他一掃而光。但見遍地宣紙,墨跡淋漓,散發出陣陣墨香。

和尚似乎意猶未盡,又提筆轉身走向潔白的牆壁,二話沒說,落筆便寫。伴隨著身體的左右擺動,上下騰躍,筆墨地飛舞,迅疾駭人的線條早已經飛落在牆壁上……

我行我素,無拘無束,這就是當年的自己啊!

短短的接觸,懷素的癲狂,懷素的草書,懷素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李白的強烈共鳴,也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

在懷素揮灑完畢之後,李白腦海裡迅速構思出了一首詩歌。

他說:也讓我來表現一下吧。於是,抓起毛筆,蘸了濃墨,寫下了一篇浪漫主義的詩作——《草書歌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鬥。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按道理,懷素在成為草聖之前,應當十分珍惜詩仙李白為他寫的這首詩,相當於軟文廣告。奇怪的是,懷素後來在自己寫的《自敘帖》中,並沒有提到李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有人會說懷素忘恩負義,辜負了李白對他的一番情誼。

其實,在當時的背景下,懷素不得不做出在筆墨中迴避李白的無奈選擇。

須知李白曾參與反叛,是被唐朝官方判過死緩、流放夜郎的罪人,一直未得到統治者的昭雪。懷素為了自己安身不受歧視,當然也就不願意提他們的交往。蘇渙寫過《懷素上人草書歌》,但後來因造反而被殺,在懷素的《自敘帖》中,同樣沒有他的名字。

在零陵待了幾天,李白再次去九嶷山朝聖。他到了九嶷山,登高望遠,追昔撫今,又寫下一篇《悲清秋賦》:

登九疑兮望清川,見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歸海,雲橫秋而蔽天。餘以鳥道計於故鄉兮,不知去荊吳之幾千。於時西陽半規,映島欲沒。澄湖練明,遙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蕩,渺懷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風嫋嫋兮夜悠悠。臨窮溟以有羨,思釣鰲於滄洲。無修竿以一舉,撫洪波而增憂。歸去來兮人間不可以託些,吾將採藥於蓬丘。

大約是被流放久了,李白心裡十分厭煩俗世,因此於文章末句“人間不可以託些,吾將採藥於蓬丘”中,流露出求仙訪道、採藥煉丹的思想。

三年後的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李白因病卒於當塗,留有絕筆《臨路歌》一首。

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李白

千年打卡勝地|李白: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

(來源:永州日報,原題:詩仙與草聖 相遇在瀟湘——李白永州打卡記,作者:楊中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