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1909年6月,清末旗人當中有名的才子端方由兩江總督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直督是封疆大吏之首,地位非同尋常,這次調動看上去是平調,實際上不異於升遷。

端方走馬上任,一步步向朝廷權力核心靠近,再努努力,當個軍機大臣幾乎觸手可及。春風得意的端老四怎麼都不會想到,在直督的位置上屁股還沒捂熱乎,就被稀裡糊塗趕下臺了。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端方。

1909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的梓宮入葬菩陀峪定東陵。清廷為這場奉安大典做了充分的準備,現場隆重莊嚴。作為直隸總督,端方肩負“山陵大差”,責任重大。

巳刻,梓宮抬入隆恩殿時,天津福升照相館的尹紹耕等人躲在牆角架起照相機拍照。此舉被王公百官發現,引發一陣小小的騷動。

淮軍第一鎮兵勇立即將這一夥人拿獲。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慈禧太后的梓宮被抬出北京。

經審訊,尹紹耕本無進入奉安現場的資格,買通了端方的差弁劉壽山,由劉帶路擅闖禁地。主持安保事宜的肅親王善耆問清了緣由,將尹紹耕等人交端方發落。

事情不復雜,大典的順利進行並未受到影響。拍攝奉安大典的照相館不止福升一家,外國攝影師更多,只是福升對拍攝地點的選擇不太合宜,有偷拍之嫌。

按理說,端方擬定罪名將涉事人員懲罰一下,再給肅親王寫個報告,就算了結了。在肅親王和直隸總督眼裡,這件事就是不起眼的小插曲,何必深究呢?

不承想,端方在這件小事上栽了大跟頭。所謂“大事糊塗、小事小心”,不是沒有道理。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慈禧太后奉安大典上的大臣。

在封建時代,宮廷禮儀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對於違忤行為,如果沒人拿來做文章,也就輕易出溜過去了;如果有人蓄意煽風點火,小錯也能引發大震動。

11月20日,同樣在奉安大典上擔任執事的農工商部左丞李國傑(李鴻章之孫)悄悄出手了,他給朝廷上了一份奏摺,痛斥端方“大不敬”。

他指出的端方罪狀有三:

第一,“當梓宮奉安之時,為臣子者,搶地呼天,攀號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無忌憚,豈惟不敬,實系全無心肝。”

第二,“初三日(11月15日)舉行遷奠禮,焚化冠服時,該督乘輿橫衝神路而過。”

第三,“又於風水牆內借行樹為電杆”,“馬上傳遞,未為不便,何必借行樹為電杆,致蹈人臣不敬之誅。”

李國傑不動聲色向端方捅刀子,此舉包藏私心。他意在扳倒端方,而非維持綱紀。

端方與李國傑的老丈人楊崇伊素不相能。端方是改革派,楊崇伊是頑固派,二人政見南轅北轍。楊以浙江候補道在蘇州丁憂期間,曾與人因爭小妾大打出手,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參了他一本,被慈禧太后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李國傑此時出手,懷有為老丈人報仇的心思。另一方面,端方與袁世凱是兒女親家,而當時攝政王載灃處處防範袁世凱,且把老袁趕回河南老家。在此當口扳倒端方,他自認為助了攝政王一臂之力,必能得到青睞。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慈禧太后的梓宮。

李國傑的奏摺送入宮中,眾多大臣不以為然。據《申報》報道:“各軍機大臣以此次端方之罪為僕從所誤,不無可原,曾面請朝廷加恩。”

這時候,隆裕太后的態度起了決定作用。她不顧大臣的意見,有嚴懲端方之意。她想借此樹立自己的權威,向慈禧太后看齊,掌握朝廷生殺大權。

朝堂之上另一位關鍵人物——攝政王,持什麼態度呢?其實,他根本不想懲處端方,他當初拍板任命端方為直隸總督,怎麼會藉故使絆子呢?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慈禧太后奉安大典現場。

攝政王不認為身為旗人的端方,因與袁世凱有姻親關係就坐歪了屁股。他對此人是充分信任的。

但是,載灃是個沒主見的王爺,“內畏隆裕,外畏福晉”,他無意爭鋒,屈從了隆裕的態度。

等各種小算盤打好了,攝政王批示,將李國傑所陳奏之事,交吏部拿出個處理方案。

3天后,吏部建議:端方革職。朝廷予以採納,當即發了上諭,以“恣意任性、不知大體”為由把端方趕回家。

參與辦理奉安大典的宗室王公、朝廷大臣、直隸大小員弁都得到了賞賜或提拔,唯獨端方黯然落馬。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端方。

上諭下發後,報紙記載了攝政王的嘆息:“攝政王語以端方辦事頗有才略,朝廷素所深知。惟此事乃紀綱所繫,不能不照部議革職,故亦深為惋惜雲。”

相比於攝政王的不滿與無奈,當時的民間輿論就沒那麼客氣了。《申報》直接評論說:“朝廷舉措之不測也如是夫!”《大公報》則說:“自光學發明而後有照相機之作用,自電學發明而後有電線杆之設布,我國之有此等機械猶在近數十年,故關於此等犯罪律例上無明文也。今直督端方竟因此而蒙不敬之罪,殊出人意料。”

端方並非昏官、庸官,屢任疆寄都有施展,屬於實幹派。他離任直督之際,從天津進京,有頭有臉的人物特在火車站搭棚恭送,“商學各界在車站送行者不下數千人,皆有依依不捨之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