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我們出生在和平年代,沒有親身體驗過戰爭的殘酷,所以我們知道戰爭難,卻不知道有多難。只知道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老人在回憶起那段歲月的時候,都會留下長長的一聲嘆息。從客觀角度來說,戰爭是促進時代的發展的方式,但卻也是代價最慘烈的一種方式。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提起戰爭,我們一定會想起殘暴、廝殺等血腥的字眼,但是中國歷史上關於戰爭卻有一個不成文的文雅規定——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條規矩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公元前596年,楚莊王派使臣申舟出使齊國,路上肯定會經過其他國家的領土,按照禮數,也是要一一拜訪的。按照最優路程來看,宋國是楚國到齊國的必經之路,但是當時楚國與宋國的關係十分微妙,為了避免橫生枝節,楚莊王特意叮囑申舟要繞開宋國。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誰知宋國國君有意藉此機會緩和與楚國的關係,還特意了準備了宴會打算款待申舟,但是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卻接到訊息說申舟特意繞開了宋國。宋國國君大怒,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派人埋伏在申舟的必經之路上,然後將其暗殺。

申舟被殺的訊息傳到楚莊王的耳朵裡,楚莊王對宋國的做法倍感憤怒,隨即帶兵直擊宋國國都,整整包圍了宋國國都長久九個月,最後宋國不得不向楚國妥協,最後,雙方簽訂協議,保證不會再相互隱瞞,這也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規則的由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其實除此之外,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在打仗時,也十分注重禮節,比如說一場戰爭要開打,將領們要先約定好作戰的地點以及時間,在一方沒有準備好之前,另一方是不允許趁虛而入的,因為這種禮儀的存在,才誕生了宋襄公的“仁義之師”。

但並不是所有的將領都願意遵循這種禮儀,可即使兵不厭詐,“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還是延續了下來。再者,兩國之間肯定需要進行交流,這種時候,就必須要派遣使臣,而使臣一般是文臣,身上沒有功夫,來往只為傳遞訊息,所以一般都不會殺掉這樣手無寸鐵的人。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但凡事總有例外,一些國君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斬殺別國使臣,比如清朝就做過這種事,可是下場十分悲慘。1860年,英軍突襲大沽炮臺,清軍無力抵抗,於是英國派使者巴夏禮前來勸降,清朝派怡親王載垣與之談判。

但是兩人碰面之後,怡親王要求巴夏禮對咸豐帝行跪拜之禮,巴夏禮不願意,直言說他不是中國的臣子,所以不會給中國皇帝下跪。但是清朝並不買賬,一定要他按照中國的禮儀制度來行禮,於是巴夏禮一氣之下,帶著其餘來使38人轉身離去。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又怎樣?清朝試過,卻留下血的教訓

怡親王載垣氣不過,帶兵伏擊了巴夏禮等39人,得知此事的英國非常生氣,於是聯合法國一起攻打北京,英、法兩軍來勢洶洶,清朝無力反抗,咸豐帝只得帶著妃子和大臣倉皇逃出北京。

後來在英國的武力逼迫下,咸豐帝的弟弟奕忻只得將關押的人質交還英方,但是因為關押時英國使臣受到虐待,所以39人只有18人還活著。英國本就對圓明園裡的財富虎視眈眈,於是以此為藉口,聯合美、法、意等七個國家發動侵華戰爭,將中國圓明園血洗一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