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武器,為戰爭而生。

封建時期戰爭頻繁,對於武器的需求自然也不會小,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就好比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置軍器庫,專典應用軍器。

其中就羅列著“摩挲刀、腰刀、滾刀、倭滾刀、米昔刀、黃蓮刀、開腦大刀、大樣摩挲刀、馬刀”等多種制式冷兵器。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而且明朝疆域裡面的中原地區地大物博,打造冷兵器的各種資源也十分豐富,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劍、環首刀等世界聞名的冷兵器。

尤其是其中的“環首刀”,甚至可以稱得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具有著極為非凡的意義,而且到了唐朝之時,還發展出了橫刀、陌刀、鄣刀、儀刀等多種刀具。

那麼明朝想要自己打造冷兵器的話,顯然也並不難。

可是按《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中的記載,從1432年到1547年這段時間裡,明朝卻從日本進口了累計超過20萬把以上的倭刀。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日本倭刀質量好?

或許會有人覺得是不是因為日本倭刀的質量好呀,就好比在《廣東新語》裡就曾有“有曰日本刀者……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斷毛髮,久若發硎,不折不缺”的說法。

明清時期的很多文人雅士對於日本倭刀的評價也都極高。

可問題就連日本人“清水橘村”都曾在《刀劍大全》裡明說了“我國古代……百工之技術皆由中國傳來,……則其初之鍛刀皆為舶來品,乃任何人不能爭論者。”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而且從日本正倉院現存的“水龍唐刀”以及“金銀鈿裝唐大刀”等名刀來看,日本倭刀應該就是以唐朝的橫刀為藍圖沒錯了。

更何況唐朝橫刀又是由“環首刀”改進而來,雖說唐橫刀的鍛造工藝已經失傳,出土文物也不多,但若是單純以環首刀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來看,明朝時期的鑄刀工藝會差嘛?定然是不會的。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或許還會有人說日本倭刀後面變彎了,也誕生了諸如“三枚合,本三枚,四方截鍛、七枚合”等諸多鍛造工藝,這難道不是對於鍛造工藝的改進嗎?

誠然,確實算得上是對鍛造工藝的改進,也是為了提升倭刀的質量,但這並不見得倭刀質量就高於明朝時期的刀劍質量。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日本倭刀的鍛造工藝

雖然這些鍛造工藝的名字看上去五花八門,頗有那麼點“大師風範”,但其實在我們中國卻有著一個統一的名字,也就是“夾鋼”。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日本資源匱乏,鐵礦和高溫燃料等鍛造材料不充足,所以日本本土所產的鋼鐵效能其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單是環首刀以及唐橫刀所需要的“百鍊鋼”這一塊都很難達成。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要不然日本刀匠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的從敲碎的“海綿鐵”中一遍又一遍的篩選出硬度和韌性都適合鑄刀的“玉鋼”呢?一方面是因為高溫燃料不夠,所以爐溫不夠,繼而才會在低溫冶煉的“海綿鐵”中篩選,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優質鋼材缺乏。

所以這才想方設法的在鍛造工藝上做文章,目的就是為了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的提升硬度、韌性等必備效能。至於由直變彎,也並非是刻意為之,而是受多種材料在淬火之時產生的“應力”不同而發生的自然變化。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否則日本倭刀在淬火之後,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回火工藝”了,就是為了預防因淬火產生形變及燒刃時因高溫所產生的內應力。若是沒做好,一旦出現“刃切”現象,這把刀也就廢了。

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其實日本倭刀發展到後來,已經完全成了另外一種獨特且獨立的鍛造體系,並不能稱得上是對唐朝鍛造工藝的“搬運”和改進。

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倭刀的質量跟明朝所能鑄造的制式冷兵器根本就沒辦法系統的比較。畢竟出發點就不一樣,鍛造環境也不一樣。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明朝雁翎刀的鍛造工藝

與此同時,在日本還在為高溫燃料和剛才苦惱的時候,明朝同樣有著“夾鋼”工藝,諸如曾在明朝大規模裝配的“雁翎刀”,不但採用了夾鋼技術。

也就是兩側用硬度低但韌性好的剛才,中間用硬度高的高碳鋼,從而形成一種類似日本“三枚合”一樣的鍛造工藝。

而且中間那塊高碳鋼也並不簡單,並不只是一塊單純的百鍊鋼,尤其是明清時期雁翎刀中的極品“秋水雁翎刀”,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其核心中的那塊採用“百鍊鋼”工藝的“高碳鋼”,更是採用了類似於“大馬士革鋼”一樣的將熟鐵和碳鋼放在一起混合摺疊鍛打的鑄造工藝,所以才形成了一層又一層界限分明的細密暗紋,“秋水”之名也正是因此而來。

以大馬士革鋼的風評,明朝刀劍不會弱吧?

這就足以證明,明朝之所以會大規模從日本進口倭刀,實則並非是因為倭刀的質量好,定然還另有原因。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明朝大規模進口日本倭刀的實質

而這個實質,就要從明朝進口倭刀的渠道開始說起了。

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中的記載來看,明朝官方進口日本倭刀的渠道有且只有一個,就是明朝當時與日本的“朝貢”關係。

不過並不是像其他朝代那樣就是一個單純的貢奉與回禮的關係,而是一種打著“朝貢”旗號的“官方特許貿易活動”,即明朝歷史上的“勘合貿易”。

日本倭刀也正是伴隨著這樣的途徑而流入了明朝境內。

而且得益於明朝向來在朝貢回禮上的慷慨,經此途徑進入明朝的倭刀往往也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咱們就以明朝與日本勘合貿易期間的倭刀價格為例,據史書資料顯示,一把倭刀在日本的正常售價往往是一千文左右,但如果進入明朝,卻能賣到五千文。

顯而易見,就是單純的經過一場航海旅行,倭刀的售價就翻了五倍,甚至可能更高。如此豐厚的報酬之下,又如何不讓那些日本刀匠為之瘋狂。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而且結合此前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與日本建立外交渠道的主要目的來看,“聯合抗倭”顯然才是明朝與日本建立朝貢關係的主要原因。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明朝東南沿海,在1432年到1547年這段時間裡,倭寇在明朝東南沿海一帶的活動極為頻繁。

加上明朝北方邊關局勢也日益嚴峻,所以與日本的這層“朝貢聯絡”還真就不能貿然的單方面終止。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由此也就出現了明朝官方三令五申限制貢使入朝以及朝貢規模,日本幕府卻不管不顧,幾乎年年朝貢,且朝貢規模也明顯超出規模的情況。這些在《明實錄》中也均有著明確的記載。

那麼為了謀求與周邊地區的和平與友好關係,同時也是為了抗倭以及穩定邊關局勢,大家說明朝對於這些日本倭刀是收還是不收?

收的話會增加明朝的財政支出,很虧,但是不收的話,明朝的日本的外交聯絡勢必就會受到影響,聯合抗倭的局勢也就打破了。明朝只能單方面去抵制,對明朝不利。

而且這批刀劍也極有可能透過“走私”等渠道再次流入明朝或者倭寇的手中,對明朝更為不利。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結束語

那麼還能怎麼辦呢?只能是勉強收了唄,否則明朝不但要抵擋北方少數民族的侵襲,還得同時兼顧東南沿海的倭寇襲擾。前後夾擊,那得多難呀!

而且從抗倭名將戚繼光對日本倭刀所做出的“製作精良、結構合理”的評價來看。

雖然日本倭刀那“輕薄”的特徵並不適合用在銅盔鐵甲大行其道的明朝北方戰場,但是卻明顯適合用在裝備明顯不怎麼精良的倭寇身上。

明朝地大物博,也有多種制式冷兵器,為何還要從日本進口倭刀

明末之所以會逐漸出現大量的“仿倭刀”,也多是因為倭刀的形制明顯更適合對抗清朝軍隊大為盛行的“棉甲”,可劈砍,也可穿刺,而且重量也要更輕,那麼在行軍壓力上勢必也會有所減輕。

如果這麼看的話,這些進口的倭刀所為明朝提供的大量實戰經驗,顯然也足以稱得上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可以讓明朝在冷兵器的研發和進步上少走許多彎路。

當然,這裡不包括“火銃”、“火炮”等熱武器在明朝的逐漸盛行,以及其在戰場上對“冷兵器”的替代作用。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