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前言

雖然當今處在現代化時代,各類人才濟濟,但高考仍是作為全國範圍內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對於貧寒人家來說,這也是公平競爭的一種方式。在中國古代,作為高考的前身,科舉制度也是朝廷選拔人才的一種必要方式,比現在的高考更直接的是,古人通過了科舉制度後便意味著人生已步入了正軌,仕途之路已經開啟,對於貧寒學子來說這也是唯一出頭的機會。

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所以即便科舉考試很難,但還是有不少人擠破腦袋要考取功名,有的甚至經歷了多次失敗後也仍不放棄,因為考取功名後便意味著人生的逆轉。很多清貧學習即便傾家蕩產了也要苦讀詩書,只為有朝一日掙得功名。在科舉制度年間,出現了不少令人感動的貧寒學子事蹟,比如清朝最窮狀元,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表示狀元就他了。科舉考試

隋煬帝楊廣正式開創了科舉制度,並以此方式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人才,考核的內容則是儒家學說。隨著社會的發展,科舉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之後便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流程,即參與科舉考試的學子必須先經過鄉試、會試、殿試,層層考試,層層選拔,最終選出最具有學識的人才。

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等名言更是激勵了不少人士想要高中狀元,躋身仕途行列。殿試的時候則是由皇帝直接主持考試,排名第一的則被稱為狀元,成為眾人羨慕的天子門生。科舉考試的難度很大,成為狀元更是機率低下,據資料記載,從科舉制度頒佈之時到清朝結束,上千年間的狀元也不過區區504人,可見其難度與競爭程度之高。成為狀元

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來自清朝年間的一名狀元,名叫駱成驤。駱成驤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母親在他7歲那年便離世了,從此跟著父親相依為命。父親並不是一個善於生活的人,所以他們的生活過得很是艱難。因為實在養不活他了,最後出於無奈將他過繼給了一戶姓駱的做紅綠紙生意的人家。因為駱成驤天資聰慧,所以繼父才為他請老師教他念書。1893年,駱成驤首次參加科舉考試,一舉通過了鄉試,取得了四川全省第三的成績,1895年他又通過了會試,只等接下來的殿試考試了。

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當時的清朝已經被西方列強擊潰得慘不忍睹,朝廷為了選拔真正的人才,能夠禦敵而不是隻會咬文嚼字的文人,於是將此場殿試設立得與眾不同,當時考的便只是時政策論而已。對於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來說,這場考試無疑將他們難住了,他們沒有想法,想不出對策。

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但駱成驤不同,只見他閉目思索了一會兒,便有了自己的想法,提筆洋洋灑灑地分析了當時的處境。在快要結尾的時候,駱成驤抬頭環顧了下,發現坐在主位的光緒帝滿臉鬱結,想必心中憂思難以解開,愁容不散。看著這樣的光緒帝,雖然位居高位,但卻沒有實權,整個國家在風雨中飄搖不定,見此情景他最後寫下了八個大字“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為官清廉

當時的光緒帝才剛剛從慈禧太后那裡獲得點實權,他迫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拳腳,所以極其看重此次科舉考試,想要選拔一些為自己所用的人才。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主持殿試,當最後看到駱成驤寫下的八個大字時,他分外的感動,這樣一個人能夠心疼作為無實權的皇帝的他,他很是受用,所以便提起御筆,宣佈駱成驤成為了本屆的狀元郎,這也是清朝歷史上首位四川籍的狀元。

清朝一窮考生殿試時在卷面上寫8字,皇帝看完感動:狀元就他了

當了大官以後,駱成驤也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為人光明磊落,不貪汙不腐敗,雖然已為高官,但他沒有忘卻過自己從前的苦日子,一生都清廉自守,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對於自己的過往經歷,他更是說出了“天下無如吃飯難,世上唯有讀書高”的名言激勵著無數的後代。1926年這位心懷天下的仁愛之士離開了人世,聽聞此訊息後,當地百姓上萬人出城送別他,場面頗令人感動。結語

駱成驤是一位好官,一生為家國為百姓奉獻了許多,清廉自守,做出了不少功績,是一位真正的地方父母官,所以在他離世之時,能夠有如此眾多的民眾前來悼念,可見其多麼受百姓愛戴,這樣的人值得被後世銘記。

圖片源於網路,如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