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古代醫療水平不發達,造成病故的原因也多,尤其是在死於“背疽”者,史書之中記載的死於此疾的名人就很多,普通百姓自然也不會在少數。

古代死於背疽之人甚多,此處列舉兩位大家耳熟能詳之人,例如:孟浩然、范增等。

孟浩然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但是他也是為數不多的以布衣終老的詩人,可見,他的滿腹才華,並沒有機會得到施展。

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孟浩然的人生至少在為官一途並不得志,抑鬱的心情也帶給他一個孱弱的身體,在他的一生中,一共有過四次大病,而最後一次導致他死亡的疾病,便是咱們今天所說的“背疽”。

開元二十六年(738)的夏天,孟浩然當時身處張九齡幕中,也正是在此期間患上背疽,無奈之下只得請辭,來到襄陽養病。

兩年以後,王昌齡的到來令久臥病床的孟浩然得到一絲安慰,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孟浩然雖然背疽未愈,卻依然忍不住與王昌齡浪情宴謔,最終背疽發作,結束自己的一生。

孟浩然為何會得背疽?具體的致病原因不得而知,然而在他歸襄陽養病之前,在張九齡處做幕僚期間,他曾因不得志而內心鬱結,畢竟才華橫溢的孟浩然,僅僅作為別人的幕僚,“羞逐府寮趨”的生活讓他愈發覺得壓抑。

孟浩然的這種情感在最終化為詩句,比如在《從張丞相遊紀南城獵戲贈裴迥張參軍》中就表達了這樣的情感。

從禽非吾樂,不好雲夢田。歲暮登城望,偏令鄉思懸……

再看范增,他患背疽的時間是在返回彭城的路上,同樣是迴歸,范增卻沒能抵達自己的目的地,而是死在半路,而在他死前,一樣是因為內心鬱結。

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面對劉邦的請和,范增與項羽意見發生衝突,范增堅持要攻打劉邦,但是項羽卻不肯,最終,被陳平利用離間計,使項羽不再信任范增。

項羽是一個莽夫,但是范增卻是一位智者,面對項羽的懷疑,范增知道自己再多說無益,多年的征戰以來,項羽多次令他失望,此時的局面已經不是他范增能夠左右,最終決定解甲歸田。

令范增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請求被項羽立即同意,從此范增心灰意冷,黯然上路,最終抑鬱而終。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從這二位的經歷來看,他們同樣是因背疽而死,在死前也都有過內心鬱結的階段,根據鬱結的程度來看,對背疽發作致死的時間也會有影響。

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除了他們二位之外,歷史上死於背疽的名人其實挺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徐達,甚至是三國時期的劉表。

這些名垂青史的人,在古代自然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卻依然無法擺脫生背疽而死的命運,真是古代人脆弱,“背後長個瘡就致命”嗎?其實並不是。

《名醫類案》:背疽者,疽症生於背也,在脊中曰“發背”;在脊旁謂“搭手”。

在醫學界,有一句著名的諺語:“背無好瘡”。

背疽為患生於背部的瘡,先是有粟米樣瘡頭,然後開始腫脹,根盤也隨之增大,此病即便放在今日,亦非容易治療的疾病,仍屬外科重症。

從現代醫學來看,所謂背疽在今天也就是後背體表軟組織感染,主要以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為主,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極其難對付,不僅毒性強,而且耐藥性也強,一旦隨著膿腫散佈全身就很容易致命了。

古代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得背疽之後,很難治癒,尤其是在心情抑鬱的情況下,自身免疫力下降,死亡率更高。

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古代人生病後,得背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臥床。

透過史料瞭解,古代人生病以後經常會有一個舉動,臥床養病,久臥之下,聲稱壓瘡,古代人的床再不衛生或者潮溼的話,對病情非常不利。

古代人對於背疽的治療手段不多,但是背疽也並非是古代得上就必須要死的“絕症”。在古代得背疽的患者中,也有依靠自身免疫力最終自愈的案例。

背疽,是陰症而發於陽,故治初宜消而散之,中宜托里消毒,後宜補虛斂瘡。

針對背疽的特性,想要治療背疽,可以透過通氣血、排毒的方式治療,在西醫來講則叫做“引流”,如果醫治的及時,以現代的醫療水平,背疽致死率已經可以控制到很低,但是仍然不是100%。

背無好瘡:孟浩然因背疽而病亡,為何古人“背後長個瘡”就會死?

在古代的背疽病人,治療的資源和水平很差,基本上大多數只能依靠自愈,但是如此強大身體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尤其是擁有糖尿病或者年邁的老人,自愈的機率很低。

也有背疽病人,在發病過程中,面板承受不住侵蝕,導致破潰,其中的膿液因此得以流出,反而會增加康復的希望,因為這個原因活下來的人,也存在。

除此之外,古代人沒有更好的辦法應對背疽,所以,史料中給人的感覺,古代人“背後長瘡就會死”,其實並不是危言聳聽,畢竟背部的瘡與其他位置的瘡,具有很大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中記載的“疽發於背而死”,多見於《史記》,這其中雖然有對史實的記載,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死因不便於寫明,才以“疽發於背而死”來替代,給人一種模稜兩可的交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