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越國還能大翻盤,靠的是什麼?

歷史發展到春秋末期,最為精彩的吳越爭霸,吳國在吳王闔閭時期憑藉伍子胥與孫武的努力,一舉攻破楚國的郢都,迫使楚國遷都以避戰火,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強國。而越國在吳國巔峰時期,與之抗衡,越王允常雖然也在吳國空虛的時候攻擊過吳國,但是在歷史上,更為知名的是越王允常的兒子越王勾踐,以及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這其中,勾踐在臥薪嚐膽之前,曾在吳國為奴三年。在春秋時期的很多君王中,都曾因為德行有虧或者其他原因被拉下臺過,然而勾踐已經為奴,為何越國還能不散呢?是什麼原因讓勾踐還能再次復起呢

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越國還能大翻盤,靠的是什麼?

首先要說的,是文種與范蠡。越王勾踐的復起靠的是文種與范蠡的策略與忠誠,這是原因的一部分,那就是不放棄。槜李之戰後,夫差的吳國積極備戰,希望復仇,而勾踐在得知夫差的動作後,搶先一步下手,可是事與願違,最後只剩五千士兵困守會稽。勾踐想過放棄,想過自殺,但是都被文種阻止了,這個時候文種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定軍心。勸勾踐先留住性命,然後再尋找機會,這是文種起到的第一個作用。之後勾踐在吳國為奴,文種又一直在為勾踐守住越國,管理越國,透過手段賄賂伯嚭,為勾踐的迴歸贏得機會,這都是文種的作用。而范蠡的作用則是時時陪在勾踐的身邊,為勾踐出主意,怎麼去渡過難關。勾踐為奴三年,范蠡也為奴三年,夫差曾經想要解放范蠡,讓范蠡當夫差的座上賓,范蠡都拒絕了,這是對勾踐的忠誠。同時也只有范蠡在與勾踐一起同患難,而且時刻保持著對勾踐的君臣禮,這一點是范蠡的作用。

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越國還能大翻盤,靠的是什麼?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越國人對於勾踐的極度認同,而且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春秋時期,晉國、楚國以及其他諸侯國,基本上都曾經有過國君被廢、被殺、被流放等等情況,而且很多時候這些國君都並不一定是德行很差。而越國的人,在勾踐已經為奴的情況下,還能認勾踐為王,這一點是越王勾踐能夠再次復起非常重要的原因。當然也有一點,就是在吳國擊敗越國之後,越國的人口已經不多,想要組織起有效的軍事力量已經不太可能,所以,越國人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在自己的王當別人奴隸的時候儲存有效實力,再圖復仇,要不然,那就真的是滅國了。

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越國還能大翻盤,靠的是什麼?

為奴幾年之後,勾踐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機,終於再次回到越國。透過一系列的修生養息措施,以及文種的種種治國方針,才又慢慢恢復國力。當然也不是簡簡單單的說恢復就恢復了,這其中還包括了西施的美人計,還包括了除掉伍子胥的離間計,還有繼續賄賂伯嚭等等措施,才最終迎來了復仇吳國的機會,實現了越國對吳國的超級大翻盤,而勾踐也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