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倘若說起中國古代的著名才女的話,李治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之一,此人在6歲之時便表現出了很好的文學素養——寫出了一首詩歌,並因此而獲得眾人的誇獎。然而,對於他人的誇獎,李治的父親卻不高興,反而有些許的憂心,他哀嘆道:“恐怕日後不守婦道”。

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李治父親的擔憂在多年之後成功的發生了,因此世人對於李治的印象其實並不是很好。說起李治這個名字,世人都會想到唐朝的皇帝,而我們今天說的李治是個女性,而且是個著名的女性,此人與和薛濤、魚玄機、劉採春被合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

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在李治6歲的時候,她表現出了優秀的文學天賦,寫出了一首《詠薔薇》,原文為“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在這首詩中,“架卻”諧音“嫁卻”,而詩句又說出了花的架子還沒有建成,但是花和花的葉子已經迫不及待四出伸展開了的意思。因此,李季蘭的父親聽了之後並不高興,他覺得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心緒亂,長大之後恐為失行婦人,於是將她送入剡中玉真觀出家,改名李季蘭。

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但是李治的父親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行為反而給了李季蘭自己發揮的空間。剛開始的幾年,李季蘭也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每日做詩、彈琴倒也清淨自在。但是轉眼間,她已經十六歲了,對觀中生活漸漸覺得寡淡無味,嚮往外面的世界。此時剛好有很多文人雅士來到玉清觀中游覽,他們見到了一個長相清秀的小道姑,便與她逗笑。李季蘭覺得十分有意思,於是每每以秋波暗送,故人稱“風情女子”。

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當然,由於李季蘭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女,因此和很多文人透過才學交流成為了知己,併名揚天下。後來,有一個名為朱放之人走進了李季蘭的心中,兩人暗生情愫,但是可惜的是,後來朱放去江西做官了,所以他們的感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不久之後,李季蘭又和“茶聖”陸羽成為了好朋友。有一次,當李季蘭因為寒冷而患病之時,陸羽便整天在床前照顧,直到她康復為止。不過,這段感情依舊是無疾而終。

李季蘭的才華傳到了皇帝的耳中之後,唐玄宗下了一道聖旨,讓她進宮交流一下。此時的李季蘭已經到了中年,自然是無法獲得皇帝的芳心,於是不久之後便離開了皇宮。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此時朱泚將軍造反了,在此之前,為了提高他的名望和功績,他強迫許多有影響力的詩人寫詩來讚美他,其中便包括了李季蘭。因此,當叛亂被鎮壓之後,李季蘭也被處死了。

女孩6歲便能作詩,眾人都誇有才華,父親卻哀嘆:日後恐不守婦道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