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

俗話說,兵不在多,在於精;將不在勇,在於謀。當年,三分天下之時,無論蜀漢,還是孫吳,更遑論曹魏,都有諸多精兵勇將,奈何行差踏錯,亦或陰差陽錯,當然也可能一念之差,終成遺憾。這其中,孫仲謀就不該殺陸伯言,曹阿瞞最不該殺荀文若,劉玄德最不該殺劉封。

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先說孫權與陸遜吧,陸遜之名,成也孫權,敗也孫權,生死榮辱,系與一人之手。想當年,正是因為受到孫仲謀的賞識,陸伯言才能夠從一些都尉、校尉等職官,一躍成為東吳炙手可熱的“天子”近臣,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漢關雲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際,江東卻制定了襲奪荊州的計劃。終是陸伯言接替了呂蒙,將個路口守得穩穩當當的,使得孫吳群臣能夠搞死關二爺;荊州失守之後,蜀漢自亂陣腳,舉國之力,討伐孫吳,又是陸遜,夷陵之戰,殺的川西子弟只能龜縮三峽以西,三國鼎立之局面算是最終立了起來。

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後來的陸遜,有上表之功,有輔佐之能,一生浴血,一生韜略,旁人看,總能有個壽終正寢、配享太廟的殊榮吧?怎料人生路,峰迴路轉,孫仲謀晚年瘋癲,與子奪權,陸遜不幸,竟是因不想捲入其中而被迫捲入其中憤懣而亡!說到底,不過是孫權忌憚江左士族勢力,想要殺殺陸遜這個江左士族首領即江東軍界領袖的威風,手段別緻的逼死陸遜罷了。從孫吳此後的政局趨勢來看,孫權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到底陸伯言不該殺!

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再說曹操和荀彧。“王佐之才”荀文若當初是因為抱負相信了自己作為謀士的直覺,棄袁本初而就曹阿瞞,後來卻是因為道德枷鎖未能跳出自縛的牢,被曹孟德逼死。可嘆也曾是多了不起的人吶,謀能應機助曹操擊敗呂布,審時度勢勸曹阿瞞“奉天子以令諸侯”,可能也是想著以此“緩兵之計”換的漢室天子的苟安吧?他那樣聰明,絕非是猜不透曹孟德野心之人,應該是想著終自己一生看到天子還能苟安便心裡能說服自己吧?奈何,終究曹阿瞞的野心還是來得早了好多,以至於文若做不了什麼準備,只能被迫自裁。“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臺。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

孫權最不該殺陸遜,曹操最不該殺荀彧,劉備最不該殺誰?

最後說劉備和劉封。熟悉三國的小夥伴自然知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也定然知道劉封此人性格剛猛、氣力過人,雖五虎出兵掃蕩西川,頗有戰功,隨孟達攻打上庸之時,也十分討劉備歡心,奈何關二爺北伐之時,劉封卻因為自己的小心思,拒不配合,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又不想叛蜀,終被諸葛亮建議劉備賜死。在劉備和諸葛亮看來,劉封確實該死,畢竟蜀漢折損關雲長這樣一重量級大將,此逆子難辭其咎,同時他的存在對於劉備自己的親兒子劉阿斗的地位也是一根倒刺,但是,劉封終究不該殺,此人勇猛過人,數有戰功,蜀漢又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際,此時殺將,何以祥?

小夥伴們覺得呢?歡迎留言同小蟲子一起討論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