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大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也被稱為中國最有氣節的一個王朝,在大明朝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歷代君王也秉承這一原則。

但是明朝卻有一位這樣的功臣,他為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幫助大明王朝渡過了一次巨大的危機,一生清廉,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功臣卻被當朝皇帝下旨斬殺了,當時舉國哀悼。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什麼被殺之後所有人的反應會這麼大,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于謙

大明王朝第一功臣

這個人就是于謙,他被後人稱為大明王朝的第一功臣,他早在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時候就開始入朝為官了,于謙這個人從小就志向遠大,有一身的正氣。早年明成祖朱棣駕崩之後,他的兒子漢王爺朱高煦就起兵叛亂,是于謙協助當時的皇帝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平定了這場叛亂,雖然他不是首功吧!但是他的貢獻那是有目共睹的。

要說于謙最大的功績那就當屬“北京保衛戰”了,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土木堡之變”了,這也被稱為明朝最為恥辱的一戰了,皇帝都被擄走了,幾十萬大軍損失殆盡,當時的瓦剌大軍一路南下,直逼京城,當時京師守備軍十分稀少,大明王朝幾乎到了一個亡國的危險當中。

當時的兵部主事于謙就臨危受命了,以他為首的一幫大臣支援當時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繼承皇位,呵斥了一些大臣想要南逃撤退的消極思想。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朱祁鎮

正是因為于謙的堅守、運籌帷幄,使得“北京保衛戰”明軍取得了勝利,大明王朝也沒有重蹈南宋的覆轍,沒有落得衣冠南渡的下場,他們守住了北京城,打敗了來侵犯的瓦剌大軍,把他們趕出長城。

總之於謙的這勝利的一仗使得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轉危為安,也延續了大明朝的國祚。

于謙一生為官清廉,他面對權貴從來不會去屈服,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也正是因為這個讓他得罪了許多人,他一生為國為民,使大明王朝再次走向中興,他深受大明老百姓愛戴,在民間頗有盛名,可以說明朝能夠興盛,于謙有一定的功勞的。

但是奈何天不假年,歷史沒有眷顧這位大明第一功臣。于謙雖然供萬世傳頌,但是他的下場是比較慘的,一代功臣也終將“隕落”。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大明風華》于謙劇照

一代功臣“隕落”

時間一轉到了景泰八年,這時候在位的皇帝是當時在土木堡之變中被抓的皇帝的弟弟,而當時被抓的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竟然奇蹟般地回去了,但在天家是沒有什麼親情可言的,更何況是作為曾經的皇帝,他的弟弟當時在位的皇帝可沒有那麼大度,回國後的朱祁鎮被他的弟弟“奉養”在南宮,其實也就把他囚禁起來。

但是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的身體急轉直下,而且唯一的兒子也在早些年夭折了,這時候一些人就安耐不住了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就一起擁立明英宗復位,發動了“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重新坐上皇位了。

那麼作為當時擁立明代宗繼位的“頭號大功臣”于謙那可是大禍臨頭了,不管于謙到底為明朝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貢獻,但是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於謙的。

其實說來明英宗從九歲開始當皇帝以來確實沒有做過幾件像樣的事情,你說當年他帶領大明朝最為精銳的軍隊,幾十萬的兵馬浩浩蕩蕩地出去打仗,最後落了個慘敗。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女醫明妃傳》明英宗劇照

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就連他這個皇帝也被別人擄走了,他讓大明王朝陷入了一個空前的危機當中,就是于謙這時候挺身而出,挽救大明王朝於危難,再次繼位的明英宗非但沒有感激這位功臣,反而是把他下獄,處死,這不就是恩將仇報嗎。

其實說來於謙落得最後那樣的下場,和于謙的性格有著極大的關係,于謙的性格,屬於那種剛正不阿,可是得罪了許多人,多少人盼著他趕緊下臺,多少人盼著他死,尤其是于謙還得罪了當時新朝的“功臣”石亨等人,這下他們可是不會放過他了。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於謙下獄,並且給他定下謀反罪,判處了死刑。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大明風華》于謙劇照

舉國哀痛

雖說于謙是被皇帝下旨處死的,但是知道于謙要被問斬了,基本上全城的百姓都來了,他們哭聲動天。在對於謙行刑之後,對於謙行刑的劊子手因為不堪忍受良心的折磨,就自殺了。當時朝廷下令錦衣衛查抄于謙的府邸,發現他家徒四壁,全家上下沒有多餘的財產,只有皇帝賞賜的蟒袍和一些金銀器物,看到這樣的景象,就連平日殺人如麻的錦衣衛也落下了眼淚。

于謙被殺的訊息傳到內宮,皇太后也悲傷地落淚,幾天都不吃飯,到最後明英宗朱祁鎮也發覺是自己做錯了,但是已經為時已晚了。於少保的死,讓所有人都陷入了無盡的悲傷當中。

大明第一功臣被殺害後:劊子手自刎,錦衣衛落淚,皇太后不吃飯

《女醫明妃傳》明英宗劇照

評價

于謙的一生是有功於大明的,功在社稷。但是他的性格卻不適合待在官場上,因為他那樣的性格註定會得罪人的,他的忠貞、他不向權貴低頭,這就極其容易得罪人,這些人在他落魄的時候都會踩他一腳,也許他在最後的結局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過也和他的生不逢時有著極大的關係,可以說“北京保衛戰”成就了于謙,但是也是一個無形的炸彈,最終把他推向深淵。

于謙的死可以說是大明朝的一大損失,如果他不死,大明朝也許還可以興盛好幾年,百姓也可以多享受幾年美好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于謙的正直,他的剛正不阿,使得他的下場註定是比較慘的。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于謙的功績只能留給後人去傳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