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上朝的時候手中為什麼會舉著一塊板子

在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大臣商朝的時候手中拿著一塊板子舉在胸前,這塊板子有什麼用呢?在當時這塊板子又叫做什麼?

古代大臣上朝的時候手中為什麼會舉著一塊板子

首先我們要先講一下什麼是朝會,在古代君見臣為朝,臣見君為會,朝會也就由此而誕生了,朝會有兩種,一種是大朝,為了慶賀的,在每年的冬至,元旦和重大的節慶之日(皇帝生日)舉行,另外一類是日常的朝會,這個是探討朝政,處理政務事宜的,一般都是在早上,偶爾也有午朝,朝會制度從商朝開始就已經施行了。

參加朝會的大臣們有這麼兩個任務,一個是要向皇帝稟報朝廷內外的各項事宜,另外一個就是向下落實皇帝的各項指示,通常情況下,一次朝會都會持此三個多小時,從時間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每一次朝會上要討論的事情會非常多,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會很雜亂,原來在學校上課就明白,除了少數學霸,大多數的學生上完課,如果不記筆記,那麼很快上課的內容就會盡數遺忘,不忘也很難記全,所以才需要記錄上課的內容。

古代大臣上朝的時候手中為什麼會舉著一塊板子

其實不只是我們如此,在古代參加朝會的大臣們也一樣,不一定每個人記性都很好,所以在這個時候,參加朝會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在今天很多電視劇裡,我們都會看到,演清朝以前的電視劇,大臣們上朝都會手持一塊白色的板子上朝,這塊板子被稱為“笏 ”(hù),這塊笏一般是用白玉或是象牙製成,最初也有用竹板製成的,這個東西的作用就是為了方便大臣們記錄下需要稟報的事情,或者是記錄下皇帝下達的政令以防遺忘的。

據《禮記。玉藻》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笏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當時稱之為“圭”,據記載天子的笏用玉製成,諸侯的笏用象牙製成,大夫的笏用魚須文竹製成,士的笏用竹子製成,為官階地位的象徵。

古代大臣上朝的時候手中為什麼會舉著一塊板子

從唐朝開始就對官員們的笏板有了一定的區分,比如五品官員就是一個界限,五品以下的官員只能使用竹木做成的笏板,五品以上的官員使用的是象牙做成的笏板。

所以我們從電視劇中也可以發現不少官員拿的笏板是有所不同的,越靠前的官員笏板的等級就越高。

秦漢之後,天子就不用笏了,而作為臣子上殿面君的工具,以示對天子的尊重,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後,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六品以下的官員執竹木製成的笏,而到了明朝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就不用執笏了。

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天子時,雙手執笏,放在臉前,擋住自己的臉,表示自己謙遜卑微。

笏的功能隨著年代的演變也有所不同,起先是大臣們手拿朝笏記錄天子的命令或旨意,或者是將要面對天子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免到時候忘記了。

古代大臣上朝的時候手中為什麼會舉著一塊板子

後來到了唐宋時期就不用記錄了,僅僅作為面見天子的裝飾品而已。

到了清朝,就放棄不用了,清朝的習俗不同,滿清是個馬背民族,他們的傳統服飾裡有種馬蹄袖服飾,,見到皇帝動不動就得打馬蹄袖下跪,“啪啪”兩聲,乾脆利落的趴在地上,聽候皇帝的指令,漢人是手執笏板弓腰作揖,而滿人就喜歡下跪。

這種笏板不僅中國古代各朝代廣泛使用,由於使用效果相當好,這種面君的笏板也傳到了日本、朝鮮半島、琉球、越南等東亞地區,在當地得到了發揚光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