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巧施空城計,為何司馬懿領兵十萬不圍攻,反而火速退兵

馬謖錯失街亭,讓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出現漏洞,為此,魏國的主帥司馬懿在攻佔街亭後,便迫不及待的率軍直奔諸葛亮所在的西城,當初,曹魏大軍有十萬有餘,而諸葛亮所在的漢室基本無兵可用,皆是一眾老弱病殘,在這樣的前提下,司馬懿似乎勝券在握,而諸葛兵敗已成為註定,作為演義比較妖魔化的謀士,諸葛亮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敵軍壓城,諸葛亮命人大開城門,讓幾個軍士去城門面前掃地,讓軍士儘量讓普通人一般,而諸葛亮則是登上城樓,帶著最信任的兩個童子立在身旁,自己則在敵軍面前悠然自若的彈奏琴曲,帶著數十萬大軍的司馬懿看到這一幕,便火急火燎的引軍撤退,而這也是演義中比較著名的空城計,如果說,司馬懿只是一個草包將軍,被諸葛亮嚇退,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是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帶兵打仗也是一流,早年仲達之名就聞名三國,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司馬懿為何還要撤退呢?

其實,司馬懿退兵,一來與戰術有關,古代打仗講究兵不厭詐,而諸葛亮又擅於使用這種故佈疑陣的戲碼,在加上諸葛亮的演戲,司馬懿自然也疑惑不已,從空城計來看,諸葛亮這次最大的疑點不是在樓下掃地的人,也不是自己的彈琴,而是自己旁邊到了兩個童子,很多人都知道,在表情管理上,大人可以很好的剋制自己的情緒,而小孩就很表現出該有的冷靜,不過,從局面來看,當初這兩個小孩也異常冷靜,司馬懿看到這一幕,便決定退兵。

當然,小孩的冷靜與諸葛亮的彈奏,讓司馬懿退兵並不是絕對,這與司馬懿的保全之策有很大關係,從時代來看,當初魏國兵權幾乎集中在司馬懿手中,而朝中權利都在曹魏手中,都說歷代君王,最避諱的便是功高震主的人,如果沒有外憂內患,這類人往往死的最快,而司馬懿也肯定明白這一點,明白有漢室諸葛亮在,自己就處於絕對的安全。

為此,兔死狗悲的感觸讓司馬懿火速退兵,只有這樣,司馬懿才能從亂局中求生,而這也是司馬懿為何在諸葛死後,便在家中臥病,甚至交出了所有權利,可見,空城計,除了戰術的必要外,司馬懿與諸葛亮無聲的交鋒才最為精彩。

諸葛亮巧施空城計,為何司馬懿領兵十萬不圍攻,反而火速退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