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北洋總統的交友觀,論做人還是段祺瑞最純粹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一):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在北洋歷史上,七位性格各異的北洋總統,袁項城自然是北洋軍閥“大家長”一樣的存在,老頭子死後的北洋群雄,能讓所有人信服的角兒確實拎不出幾個,否則也不會折騰出一地雞毛。看似心寬體胖的黎元洪,實則是沽名釣譽的一把好手;剛愎自用的段祺瑞,其實也是單純執拗的“段芝老”;喜歡倚老賣老的馮國璋,那是因為這位“三傑”中的四哥,對於自己職位前的“代”字一直耿耿於懷;大智若愚的曹錕,這位街頭小販出身的“曹三傻子”,也算是傻人有傻福,帳下有吳佩孚這樣可以獨當一面的驍將;機關算盡太聰明的徐世昌,還是沒能擺脫文人好名的俗套;至於老炮兒張作霖,至死還在糾結江湖與廟堂的平衡所在。

七位北洋總統的交友觀,論做人還是段祺瑞最純粹

但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七位梟雄巨擘都能夠坐上北洋的頭把交椅,自然離不開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也交友廣泛。袁項城和張作霖兩人,浮沉宦海沉澱下來的濃厚匪氣,交友三教九流自然也不在話下,袁項城帳下有“十策士”和“九才人”,張作霖僅結拜兄弟就有七個。不過,像黎元洪這樣善於偽裝的演員,交友觀自然也不是袁張兩人那般來者不拒,而是講究“於己方便”。湖北作為清朝末年的首義之省,能人志士自然不再少數,贛寧之役爆發後,為了討好袁項城,黎元洪不惜大肆拘捕,前後多達一萬餘人,湖北都督之位雖然坐得更加安穩,曾經投奔其帳下的各條道上的“朋友”卻寒了心。

七位北洋總統的交友觀,論做人還是段祺瑞最純粹

其實,徐世昌也是一位算盤打得叮噹響的角兒,“水晶狐狸”絕非浪得虛名。他給袁項城留下“殺君馬者,道旁兒”的建言,自己卻依然步袁項城的後塵。在張勳的鬧劇中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徐世昌更有將自己女兒嫁給溥儀的打算,擠上張勳的賊船,想要攝政王和國丈雙重光環加身。所以難免耿直的吳佩孚,只肯稱呼其“東海先生”,而不是北洋總統,交友不慎的結果是魚兒沒吃到,反而惹得一身腥。曹錕和段祺瑞作為袁項城的嫡系人馬,在交友上秉行著“用人不疑,推心置腹”的態度,所以曹錕和吳佩孚,曹錕遇事必念及“子玉何在”,以及段祺瑞和徐樹錚,“又錚”也成為段祺瑞事必問詢的主心骨。馮國璋雖然遇事會為自己打算,但是在“芝泉這個粗人”的直言中,也難掩袍澤之間那份兄弟之情純粹。

七位北洋總統的交友觀,論做人還是段祺瑞最純粹

最終,要說七位北洋總統的交友觀,袁項城的北洋一脈,多少都帶著幾分不計較得失的俠氣,然而要說做人最純粹的非段祺瑞莫屬。身居高位對於達官顯貴,甚至是門生故友的饋贈都能做到來而拒之,君子之交淡如水,講究一個清清白白。所以這樣純粹的段祺瑞,在做人修身上,不僅讓自己人心生敬意,就連告別廟堂後,仍能讓自己的對手敬重。在民國二十二年,段祺瑞不願與日軍合作選擇南下上海,路過金陵時南方軍在寧將領均前往浦口列隊恭迎,在廟堂與沙場的槍林彈雨中一路走來的段祺瑞,寓居上海也受到曾經對手的禮遇,得以安享晚年,原因自然是做人的那份素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