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作者丨小樹媽媽

今年兩會,很多代表的提案,都跟孩子教育密切相關。

比如,人大代表米雪梅就提議:

適當放寬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當年滿 6 週歲即可。

孩子多大入學,一直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

這條提案,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記得前兩年,每到 8 月底,醫院會湧現「剖腹開學寶寶」的熱潮,很多父母,會讓本預產期是 9 月初的孩子,在 8 月底出生。

怕的是,孩子晚生幾天,要晚一年入學。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影《看上去很美》

這兩年,也時常會有 9、10 月出生的孩子父母問我,要不要找找人,託託關係,讓孩子早點上學。

很多家庭都希望孩子「早上學,早畢業」,也覺得「差一兩個月,孩子差不到哪」。

但其實,入學早晚,有時候是關係到孩子整個求學階段狀態的一件事。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入學就落後

可能不是孩子的錯

在小學工作多年的好友跟我說,每次接一年級,她都格外用心。

不是因為孩子們學習任務重,而是一年級時,孩子們分化很大。具體表現在:

有的孩子已經能完全讀題、做題;而有的孩子,老師讀很多遍題,他都難以理解。

這種差異,還有性別特點,女孩的表現,普遍會比男孩好點。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影《無人知曉》

孩子們之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異?腦科學家給出了的答案是這樣的:

孩子幼年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個體差異。

同齡男孩女孩間,成長也不同步。

幼兒期,女孩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域,平均體積要比男孩大。

男孩體內,含有的睪丸素也要多些,而睪丸素是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阻力。

正是這兩方面的生理原因,導致同齡的男孩,在語言、理解水平上,要普遍遜色女孩。

這種生理上的「小領先」,能讓女孩初入學時,更容易成為班裡的好學生,這也很容易刺傷很多男孩的自尊。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成熟,這些生理差異會逐漸扯平。

但孩子們心理形成的「我就是難學好的」固有認知,卻很難抹平。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視劇《高護木的規矩》

記得北京史家小學校長卓立曾說: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讓孩子考 100 分!為的是,給孩子們點甜頭。」

一年級是小學的基礎,而小學,是人生的基礎。入學之初,讓孩子愛上學習,習得自信,非常重要。

可成長中的這些不可抗力因素,會讓孩子覺得「已經很努力了」,卻很難有成就感,慢慢就會喪失努力的勁頭。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影《爸媽不在家》

我們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說的就是,心理運勢的累積,能讓人勇往直前。

所以,從打基礎的角度來說,孩子要不要早入學,不能一概而論。

要多關注孩子個體的發展水平,儘量全面評估孩子在集體中的發展。

有一個原則很重要,就是,如果孩子因為年齡小,心智、理解、語言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是很突出的話,就不建議早上學。

等一等孩子,允許他們,蓄積力量,是父母的包容,更是父母的智慧。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5 歲和 6 歲上學

能有多大差別?

有父母會說:我家孩子 10 月份出生,跟 8 月份出生的孩子,只差一兩個月,能有多大差別?真要為一兩個月,讓孩子耽誤一年嗎?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大腦的生理發育,就知道,同樣的任務和目標,不同年齡的孩子,完成起來有多大差異:

腦科學家研究發現:

孩子們的學習、思考方式,跟成人是不同的。

成人的大腦,早就建立好了路徑,各類資訊也分類整理好,遇到新資訊,就像放進已經標好程式碼的倉庫,直接儲藏進去就好。

可孩子們的大腦,還沒建立這種路徑。

兒童期的孩子,每天透過學習、生活、玩耍收集大量資訊,這麼多資訊,會讓孩子的大腦充滿混亂。

孩子們的大腦,要一面收集資訊,一面加工、歸類、重組這些資訊,因此,孩子的大腦很忙碌,也很累。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大腦的體積、重量會增加,腦細胞會擴容,大腦神經元的連線也會加強,「工作」效率能明顯提高。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影《痛苦與榮耀》

6 歲前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很快很明顯。

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會在這個年齡段,發生很明顯的改變。

6 歲前,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6 歲以後,孩子才慢慢發展出「抽象邏輯思維」。

同樣一道加法計算題,5 歲多的孩子,可能需要積木、玩具等實物的幫助,才能弄懂其中的邏輯關係。

可 6 歲多的孩子,腦子裡已經建立了邏輯思維方式,他們可能都不需要數,只想一下,就能說出正確答案。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樣的東西,5 歲的孩子接受起來很慢,只過了一年,或者僅僅幾個月,6 歲的孩子,忽然就懂了。

孩子大腦的發育,無聲無息,我們看不見。

但可千萬別小瞧孩子一兩月的成長, 它會讓孩子從內到外,有很大變化。

所以,從身心發育的這個角度來說,不建議太拔高孩子。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年齡不是硬指標

各項能力的準備才是真標準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會說:那是不是晚上一年學就更好呢?

其實,孩子入學年齡早晚,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一個媽媽曾講過她家孩子初入學時的「糟心事」:

她家孩子正常年齡入學,但孩子入學前,一直是爺爺奶奶帶,比較嬌慣,連幼兒園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上下來的。

入學前,儘管提前帶孩子刻意認過教室,孩子還是沒找到教室;

孩子每天記不清作業,做事沒條理,不是今天丟本子,就是明天丟課本;

作息習慣也不好,按時起床,完成作業,對孩子來說都很難。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圖片來源:電影《忘不了》

這個媽媽悉心陪伴了一年多,孩子才在專注力,自控力,習慣等方面,慢慢有了提升,終於能跟上大部分孩子的步伐。

升入小學,孩子絕不僅僅是「生理成熟」就可以了。

小學規範學習必備的專注力、語言表達能力、規則意識、自理能力等都是需要孩子們準備的。

入學前,如果能讓孩子瞭解下小學生的作息習慣,或日常規範,孩子們也會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小學生活不陌生,適應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這些「幼小銜接」如果過渡不好,孩子即便生理再成熟,晚上 2 年學,恐怕也很難一入學,就成為一個合格的、出色的小學生。

所以,孩子們到底要不要提前上學,一是要看孩子生理上的準備,還有就是「幼小銜接」的質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學?”:腦科學家,揭穿了這些真相…

親自養大兩個女兒,我深知做父母的不易。

也更明白,孩子成長階段,每個決策的重要性。

孩子到底適合早入學,還是晚入學,沒有一定的標準。

孩子們入學前,父母們一定不要只看年齡標準,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發展來綜合判斷。

相信,一個找準自己身心節奏的孩子,更容易有一個好的開端,也能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