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羅貫中筆下的張飛,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

他為人爽快耿直,劉備在招軍榜文前長吁短嘆時,他喊出“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這樣的話,得知原因後,僅僅只有一面之緣,他卻願傾囊相助,幫劉備成就一番偉業。

他嫉惡如仇,劉備被督郵陷害要挾時,他沒有選擇退讓,而是站出來鞭打督郵,為劉備出了一口惡氣。

他重情重義,在得知二哥關羽被害後,他每日望南切齒睜目怒恨,放聲痛哭不已,“旦夕號泣,血溼衣襟”。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張飛就是這麼一個可愛的角色,但他卻也有很多缺點:

他行事魯莽,因為他鞭打督郵,劉備不得不捨棄辛苦換來的縣尉之職,三兄弟也只能再次浪跡天涯。

他工作粗心,劉備把徐州和家眷都交託給他,他卻喝酒誤了大事,徐州和劉備家眷都落入呂布之手,險遭滅門。

他為人暴躁,把二哥的死遷怒在小兵身上,每日鞭打洩恨,最終因此而喪命。

其實按照羅貫中塑造的張飛形象,當初在虎牢關下,應該是張飛斬華雄才對,畢竟以張飛的實力,完全有能力斬殺華雄,而他的性格,更有可能主動請纓去戰華雄。為什麼會是關羽呢?

其實,安排關羽斬殺華雄,正是羅貫中的高明之處。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關羽“溫酒斬華雄”,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關羽在《三國演義》第一回就已登場,是登場最早的人物之一,但對書中對他的介紹,不過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士而已。張飛從第一回出場的初步刻畫,到第二回醉酒後“鞭打督郵”,讀者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反觀關羽,在前四回裡,卻平平淡淡,毫無任何展現的機會。

這裡有一個知識點,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棄官亡命。

也就是說,正史上鞭打督郵的,是劉備自己,而不是張飛,羅貫中這樣描寫,完全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在第五回中,羅貫中安排劉、關、張三位主角,參與了討伐董卓,18路諸侯會盟這樣的大事。這一次關羽必須要隆重登場,因為錯過這一次機會,關羽大放光彩,起碼要到“土山約三事”、“千里走單騎”那裡,至少要到第二十五回。

實際上,討伐董卓,劉、關、張壓根就沒參與,因為這樣的大事,如果劉備參與了,《先主傳》不可能毫無記載,事實上無論是《先主傳》,還是《三國志》中關羽、張飛的傳記,“討伐董卓”都沒跟他們扯上半點關係。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這是羅貫中一次巧妙的安排。

在討伐董卓中,羅貫中透過“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小的場景設定,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也刻畫了更多的人物形象:如優柔寡斷的盟主袁紹、自私自利的袁術、天下無雙的呂布、求賢若渴的曹操。

但這一段,更重要的是為了刻畫關羽,因為“溫酒斬華雄”在第五回中佔了很大的篇幅。為了刻畫關羽的形象,羅貫中甚至不惜張冠李戴,把原本屬於孫堅的功勞,加在了關羽的頭上。孫堅心裡苦啊!

據《三國志》記載: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史書明確的說,是孫堅殺死了華雄,而不是關羽。

那為什麼羅貫中非要讓關羽撿這個大便宜呢?不僅僅因為他是主角之一,而是羅貫中透過這一件事,為關羽之死埋下了伏筆。

“溫酒斬華雄”埋下的伏筆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仔細看“溫酒斬華雄”這一段,號稱無雙上將的潘鳳被華雄斬首後,眾人都慫了,如果按照真正實力來看,能斬殺華雄的人其實並不少,包括但不僅限於張飛、夏侯惇、夏侯淵等。

但最後站出來的人,是關羽。羅貫中要表達什麼?表面上看,是在嘲笑18路諸侯的無能。但實際上,也可以這麼理解:

第一,面對一無所知,實力莫測的對手,關羽的自信,本身就是一種自大。

第二,地位低下的馬弓手關羽,在18路諸侯面前公然誇下海口,的確有些目中無人。

第三,關羽屬於公孫瓚部下,他的請戰可能得到了劉備的默許,但沒有得到公孫瓚的允許,在主公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作主,做事的態度存在問題。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關羽的傲是發自骨子裡的,這點連袁術都看出來了,所以他大怒說:“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

後來事實證明,關羽的確沒資格瞧不起別人,因為如果不是劉備遇到諸葛亮,他也沒機會稱為荊州之主。

正是關羽的自大、目中無人、擅自作主,為他最終丟荊州,兵敗麥城而死留下了伏筆。

死在他最看不起的孫權、呂蒙手裡,難道不是最大的諷刺嗎?

總結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看完整個《三國演義》,回頭再去看前五回,你就會發現羅貫中的高明之處,原來他早就為張飛和關羽之死埋下了伏筆:

張飛“鞭打督郵”逞一時之快,最終還是因為鞭打別人而喪命;關羽“溫酒斬華雄”傲氣十足,目中無人,最終也為自己的高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所以,在斬華雄這個角色上,羅貫中早就內定好了,必須是關羽,而不是張飛!

《三國演義》作為古代第一才子書,當之無愧。羅貫中妙筆生花,將歷史上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讀來意猶未盡,不勝感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