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現如今,“饑荒”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基本上是十分遙遠的一個概念。然而在古代,鬧饑荒卻尤為常見,我們在古裝片中也經常能看到饑荒之事。早在西漢時期的《新書無蓄》中就曾寫到:

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

即使是在盛唐那個富裕的年代,《新唐書》中也記載了大量的饑荒事件:

貞觀元年,關內飢。總章二年,諸州四十餘飢,關中尤甚……

這足以說明古人的生活遠不如我們,經常食不果腹。

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在鬧饑荒的時代,糧食就是最重要的東西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既然沒有糧食吃了,那他們都吃些什麼呢?

根據史料記載,饑荒不是很嚴重的時候,人們會去山上挖野菜,搭配著麥麩稻糠等一起煮著吃,雖然難以下嚥,卻能暫時填飽肚子不至於餓死。只要不是在冬季,都能挖到野菜,此舉也算是饑荒年代的第一選擇了。

但是飢餓的人多了,野菜就漸漸挖沒了,為了不忍飢挨餓,貧苦的百姓們又只能另找出路了,雖然地上的草沒了,但還有樹。於是樹葉樹皮樹根,只要是能吃的,就都被人吃掉了。這時要是還是沒有糧食吃,人們就會開始吃土,這個“吃土”並非我們現代社會吃土,現代人只是拿這個詞來調侃自己,而古人是真吃。很多人知道土吃進人體是沒辦法被消化的,一旦吃多就會導致無法排洩,活活將自己脹死。

這時要活下去只剩最後一種選擇了——吃人。或許有人看過屈大均的《菜人哀》“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混沌人爭嘗”,詩中描寫的場景令人不忍淬讀。而這“菜人”就是對淪為食物的人的稱呼。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年代。

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可是,饑荒時都到了同類相食的地步了,卻怎麼沒見人們打獵捕魚呢?其實裡面的原因也挺複雜,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眾所周知,古代的城市不如現在龐大繁華,當時的農村人口要遠遠多於城市人口。而農村人就是種糧食的,雖然當時的糧食沒有經過科學培育,產量不高,但是豐年裡還是能囤下不少的。住村裡的也不全是種植戶,還有打獵捕魚的獵戶。眾所周知,古代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北方森林不多,江河湖泊也少,大部分都只能靠種糧食來過日子,中國也從史前就是農耕社會,會打魚捕獵的人也不多,糧食自然就成了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了。而饑荒年代大部分是因為天氣原因導致糧食產量不足,又經常有蝗災,這麼點糧食怎麼夠吃呢?加上古代徭役賦稅繁多,這樣的日子怎麼過得下去?於是就有一部分人往城裡逃,期望能夠得到官府的救濟。

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如果碰上了好的統治者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北宋時期的崇陽縣就有一位好縣令,叫張詠。他為了給百姓減輕負擔,經常研究朝廷的政策以調整百姓的產業結構,使他們不再受窮。當時朝廷有“拔茶植桑”的計劃,他就讓百姓們多種桑樹。到了後來果然種植桑樹都發了財,而種茶葉都虧了本。雖然饑荒時節的糧價上漲,但是有錢了自然能夠買得起一些糧食,餓死的人也少了。

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不得不說,大部分的荒民是沒有如此好的運氣的,水資源稀少的北方最多的饑荒原因就是乾旱。碰到旱年,一連幾個月都不下雨,而乾旱又會導致一系列的麻煩,首先就是糧食難以長出,其次,草木也和糧食一樣是需要水分才能生長的,倘若地上都寸草不生了,森林裡面還會有野禽走獸嗎?再說那些河流湖泊都乾涸了,也不可能有多少魚蝦可捕了。

當沒辦法救濟那麼多人時,大部分人就只能吃樹根和樹皮了。所以,並非古人不捕食魚蝦,而是河裡已經沒有了。

古代每逢鬧饑荒時,人們為何不去河裡捕魚為食,而要吃樹皮呢?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這種景象我們再也沒有看過了,可生活在當時的人們,卻是衣食無依,只得四處流浪尋找可以果腹之物,甚至不得已拋妻棄子。中國自古以來珍惜糧食的良言警句,也是一代代人歷經磨難說出的肺腑之言。

如今的我們,豐衣足食,是沒有經歷過饑荒的一代人。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減肥也是一大趨勢。憶苦思甜,我們要多想著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的人們,養成節約的意識,不辜負辛苦的農民們,也為國家盡一份微薄之力。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