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首先,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鼠患十分猖獗,基本上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而且還會給人帶來瘟疫,因此老鼠也被人們認為是四害之一,而老鼠的天敵就是貓,古時候的貓跟現在的可不一樣,它們可都是會抓老鼠的。因此特別容易感染寄生蟲,從而傳染給人類。比如越南人就愛吃貓,結果在1997年爆發了鼠疫,當時的政府為此還明令禁止各級各類餐廳再提供貓肉,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話說嘴都長在自己臉上,如果我們不去吃貓肉的話,這些病菌也就不會進入我們身體了。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其次,從古代傳說的角度來講,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所以不能食。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貓有九條命,所以它們不是輕易被獵殺的動物,如果傷了它一條命,那麼它還會復活回來,並等待時機肆意報復。在民間,誰要是膽敢吃了貓肉,傳說就會招來不吉利的東西,所以為了不給自己找罪受,沒人會吃貓肉。而在國外,貓更是被視為了神聖的動物,能和上帝對話,所以他們也認為貓是靈性的,也不食貓肉。總而言之,貓咪那麼可愛,又長得胖胖呼呼的,所以人類壓根就沒打算把貓肉端上飯桌食用。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古代人不吃貓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貓肉非常難吃。尤其是在古時候調味料稀缺的年代,貓肉的味道對一般人來說完全接受不了,如果不是實在沒糧食吃,相信絕對不會有人願意去吃貓肉的。另外還傳說貓肉非常的酸,古時候人們對於酸味是十分抗拒的,因此就更加沒有人想去吃貓肉了。那麼,說了這麼多種原因,到底哪種才是人們不去吃貓肉的最主要原因呢?小編認為,其實還是下一條。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其實真正為我們揭開這個謎題的,還是李時珍早在《本草綱目》中的一段記載:“主勞疰,鼠瘻,蠱毒”,並且還說道:“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貓肉不好吃,而且還很酸,不能端上餐桌。”看來古代人早就幫我們試過了,貓肉其實是非常難吃的,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願意去吃了。試想如果貓肉真的很好吃的話,那這個世界又該會變成什麼樣呢?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內容,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贊,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