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一個心浮氣躁的孩子靜下心學習?“氣躁”的原因瞭解要上心

前幾天有個朋友提問“怎樣讓一個心浮氣躁的孩子靜下心學習?”,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不過解決問題之前,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心浮氣躁”是由什麼引起。

一般來說,從孩子的成長、學習和教育方面來看,大致上分為以下三種原因:

1、成長-貪玩

孩子不能靜下心來學習,大半部分都是由於成長裡面的貪玩無法自控,這就跟我們一刷起小影片就經常忘記早睡是一樣的上癮模式,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天不用為了經濟而奔波操勞,每天都有新鮮的活力和精神去面對不同的事物探索,以至於形成了孩子總是玩不累、玩不厭的貪玩形象。

圖片來源網路

實際上孩子貪玩很正常,但貪玩引起的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卻是一種成長習慣上的陋習,也就是孩子對生活和即將要做的事情沒有一個規劃,比如孩子一邊玩玩具、一邊吃零食、另一邊還看著電視,這樣一心多用看似是孩子的駕馭能力高,實際上這樣的多規模貪玩很容易讓孩子的內心產生挫敗感。

如果孩子養成這種一心二用成長或者學習習慣,隨著探索的能力加大學習的課程加深,在一心多用的情緒影響下,沒有多少收穫的挫敗感就讓孩子很容易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學習。

2、學習-枯燥

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學習,除了成長裡的貪玩兒比較典型之外,學習上的枯燥乏味也是心浮氣躁演練而成的一個過程,而學習本身就是習慣和自覺上的結合,如果孩子的學習方式過於表面的完成任務形式,那麼孩子對學習的枯燥就會由外而內,一旦失去了任務形式的督導,孩子對學習的動力意志也就會隨之消散。

圖片來源網路

在孩子們現實生活的學習裡,很多孩子認為學習太枯燥都在學習方面沒有找到目標,他們猶如混日子一樣“過一天是一天”,這樣漫無目的的飄零和課堂上的紀律、黑板上的粉筆刷刷、老師嘴裡的新知識接洽,對於那些學習沒有計劃的孩子來說就是“催眠曲”,但人的睡眠有限、誰得了一節課、兩節課,那一天其他節課程呢?又有多少個老師允許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頹廢、帶壞紀律呢?

當一次次“被點名、請家長”成為某個孩子的家常便飯之後,學習對於家長老師似是無法挽回、對於孩子來說卻是由心而生的厭棄、和氣躁。

3、教育-壓迫

最後還有一種心浮氣躁來自於父母教育裡的壓迫!

比如監督型:

“快點改,這道題做錯了”

“別忘了,下一次一定要考100分”

“明天還要晨讀,趕緊上床睡覺了”

“老師今天新教的那篇文言文都會背了嗎”

圖片來源網路

又或講道理型:

“你老媽我上學那會每天走幾十公里路,出門天黑、回家天黑,你看看你們現在多享受啊,還不知道好好學習”

“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你自己不努力別人怎麼拉著走都拉不動”

“你不好好學習以後怎麼辦、怎麼生活?”

從孩子的成長特徵來看,父母教育裡這兩種常見的這兩種模式都會讓孩子厭煩,道理聽不懂、督促又壓迫得難以喘息,尤其是家長催促、參與得越頻繁,孩子的心浮氣躁也會延續得越長。

有了綜上原因分析之後,相信家長們對孩子學習裡的心浮氣躁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而如何讓一個心浮氣躁的孩子靜下心來學習?蘭媽認為只需要做兩件事情就足夠了:

第一, 幫孩子找到他們學習的目標,讓學習有規劃性

關於一個人行動上的積極性,不管是學習也好、生活也罷有計劃的參與就是樂趣,當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心浮氣躁的時候,家長首先幫孩子找到他們的學習目標,讓學習有規劃更有目標性地出現在每一天的參與裡。

比如理想型規劃,用這樣一段對話觸及:

“寶貝,你長大了想做什麼?”

“老師”

“哇,老師很好呀,這個理想夠酷、夠偉大”

“還記得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理想也是當老師,不過最後學習成績不太好、泡湯了”

圖片來源網路

這個時候不出意外,孩子會和家長探討很多關於做老師理想的擴充套件話題,當孩子內心有夢之後、父母的鼓勵和支援就是點亮夢想的那根蠟燭,告訴孩子“你放心去實現夢想,在課上多互動學習老師身上的博學多識、以及為人師表,爸爸媽媽一直在身上給你加油,Come on!”。

從最初的理想交流、再轉移到孩子必須要面對的學習態度,讓孩子透過對理想的熱情重視並尊重課堂!

第二,給孩子創造一個愛學習的環境,讓氣氛帶動積極

理想是凌駕於學習之上的興趣,也是降低孩子對學習心浮氣躁的態度,可以說在學習這場智慧與態度的比拼裡,沒有良好的態度就沒有良好的學習,理想就像是智慧一樣好用但難以駕馭,一個人的一生不會只有一個理想,有一時興起的;棄舊從新;棄難從簡;也有始終如一的,但不管理想怎麼變、只要態度依在理想就是目標。

圖片來源網路

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去重視理想?這就離不開家長的教育以及環境創造了,每一個孩子在第一次談及理想的時候,他們一定是抱著對未來美好期待之心、也渴望夢想實現的那一天,但理想好樹立、堅持尤其是實現的路上很難,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愛學習心態,那麼就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愛學習的環境。

關於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說“放下十幾年的課本、筆桿,有了孩子之後又開始了重操舊業”,這句話雖滿滿無奈但並非全是壞事,拿起課本、捏起筆桿和孩子一起回溫課堂,這就是良好的愛學習環境塑造,在這份環境塑造裡家長可以做一個好學心強的“學生”,讓孩子去體驗體驗做老師的榮光,這種突破傳統督促、和講道理的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氣氛感染效果,也可以在寓教於樂裡讓孩子多保持學習和理想的熱度。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