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前段時間北大教授輔導孩子寫作業吐槽孩子的影片上了熱搜,影片裡高知爸爸說自己6歲就把新華字典背下來了,屬於早慧的兒童,媽媽也是北大畢業,按理說智商應該都低不了,無奈天道不公,女兒和班裡倒數第二名還有很大差距,於是帶孩子各種補課,強制學習,時時上演不輔導作業父慈女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劇情。

後來爸爸也意識到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應該透過正確的途徑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不過這位爸爸描述輔導作業的場景太有畫面感,好多家長代入角色,感同身受自己也擁有同款娃。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那麼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必須如此艱難嗎?

首先特別認同北大爸爸後來反省的一段話:

“我們作為父母,不能就用這樣一個單一的尺度來看待孩子”。

單一的尺度就是考試分數,那麼我們辛苦養大的孩子只是為了分數而去受教育嗎?

聽到過很多家長說,我們也不想讓孩子為了應付考試那麼辛苦,可是別的娃都在拼命學,我們不學,將來被擠壓的連大學都上不了,將來還能幹啥?要飯都快競爭上崗了。

所以大部分焦慮型家長的邏輯是:

“為了將來找到好工作,必須考博考研考大學;為了上個好大學,必須小初高都得優秀;為了小初高都是好學校,必須好好抓成績;為了取得好成績,必須學校作業培訓班使勁雞”。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為了這條邏輯,家長甘願犧牲孩子和自己的親密的時光,甘願放棄這一生不可逆的陪伴孩子學生生涯所創造出更豐盛的美好,甘願冒險嘗試孩子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被一路雞過來的孩子有多少最後真的如願以償上了好大學的?好大學出來的最後都過上理想的幸福生活了嗎?我們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

教育就只有一條出路嗎?

前幾天去兒子學校和校長面談,有家長也問到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校長說,“你是期待看到一個短期的分數,還是期待看到一個長遠的目標?”

學習一定是有方法有智慧的,如果孩子寫不出來,家長就打罵,這隻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這叫負強化。

如果孩子在遇到困難需要家長幫助時,家長可以心平氣和的用善巧的辦法引領,並在孩子做到後加以讚揚,孩子就會越學越有信心,這叫正強化。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而我們要培養的孩子是未來具備有終生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未來才不會被社會同質化,能為自己的人生選擇努力奮進。

我曾看過的一個泰國教育短片,片中小販媽媽引領孩子把學習的過程代入生活中,給出了關於教育不一樣的答案。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小販媽媽是怎麼做的?

1、小女孩不會切菠蘿,媽媽沒有任何說教,只是在旁邊示範。

(孩子遇到困難有需求的時候,給予幫助,不以說教為引導,過多的說教會生出厭煩心理。)

2、小女孩覺得媽媽做的菠蘿冰棒太好吃了,建議可以賣出去,媽媽投去讚賞的目光。

(當孩子想嘗試任何決定的時候,全力支援他,探索的過程就是在幫助孩子建構學習能力。)

3、菠蘿冰棒那麼好吃,卻沒有銷量,小女孩很沮喪,媽媽建議她去市場看看,透過實地考察,掌握了販賣的技巧,銷量大增。

(當孩子遇到挫折,沒有達到預期,家長引導孩子分析原因,給他一個方向,讓他在這個方向中自己尋找答案。)

一個事件的過程,小女孩習得了制定計劃、統籌運算、市場調研、溝通技巧、解決問題各項能力,這樣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而媽媽看似好像什麼都沒做,但其實又做了很多。

因為她沒有掉進上面邏輯的陷阱裡,而是用了另外一套邏輯——支援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決定,理解孩子的動機。

家庭教育-當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孩子在這種有愛、尊重和信任的環境中建構了良好的自我效能認知,對自己充滿自信,這種自信使得孩子有力量去面對各種困難,包括學習中遇到困難也會更積極善於去想辦法解決。

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就會讓孩子更自信,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於是無論什麼選擇都能過好自己想要的人生。

用片中媽媽的話總結——“看著她從實踐中學習,我很開心,自己試著解決問題。有一天我不在她身邊了,我也相信她能過得很好”。

“孩子”是個物種,有他們自己必然經歷的發展規律。任何一個發展期到來,都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節點。家長只有自己持續學習和了解孩子,才有事半功倍的養育成果。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