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母乳竟是這樣的,顛覆你的認知

我們經常在群裡收到這樣的問題:

“我奶水顏色很淡,家裡人說這樣的母乳沒營養,讓加奶粉!”

“我的奶水比較黃,是不是這樣的奶水更有營養,對寶寶更好?”

“我的奶水特別稀,需要多吃肉類增加奶水的脂肪嗎?”

……

母乳有很多種顏色,清的,白色的,黃色的,淡藍色的,奶油色的,淡棕褐色,很多人認為那種發黃的、質地濃稠的奶水是最好的,因為這樣的奶水蛋白含量高,能讓寶寶攝入更多營養,增加體重,但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樣的乳汁未必是最好的。

最好的母乳竟是這樣的,顛覆你的認知

Vol。

1

我曾在《陝西中醫》裡看到過這樣一篇名為《中藥治癒黃色乳汁1例》的文獻。文中寫到,患者為一名26歲女性,足月妊娠一胎。產後自覺頭部灼熱、口苦,飲食大便正常,小便發黃。從產後第三天起乳房微脹,乳汁通暢,嬰兒食後未見異常。六七天後兩乳房外觀無異常,但是乳汁變為米黃色,氣味倒也正常。可嬰兒吃了以後隨即吐了出來,吐出的都是乳汁,黃色更濃,未見腹瀉現象。後來又給嬰兒進食其它代乳品或飲水,都沒再嘔吐。

筆者在診斷時發現這位哺乳媽媽舌紅、苔白厚膩,中心淡黃,鞏膜及全身未見黃染,判斷此症屬脾胃溼熱壅滯,為平時飲食不節所導致。飲食不節使得脾胃受損,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溼邪內停,溼鬱化熱而積聚在中焦。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汁又是氣血所化,溼熱內結、氣血瘀滯,溼熱之氣就會隨著乳汁流出,讓乳汁變成黃色,嬰兒接受不了這樣的乳汁,才會吐出來。

因此筆者開了清熱利溼、瀉火通乳的方子,當患者溼熱體徵轉輕後又配上消食導滯的藥物,35天以後,乳汁黃色消失,嬰兒吃奶後也未見嘔吐。

中醫看食物看的不是成分,而是四氣五味,性質越平和越好,那種發黃、發褐,甚至發黑的乳汁,性質上往往偏性較大,而比較平和的乳汁,顏色是比較清的,《幼幼整合》裡講“奶水清和,方為上品。”也就是

那種顏色很淡的、白色的、淡藍色的,看著比較稀薄的那種乳汁是最平和的。

Vol。

2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濃稠的奶水所含的脂肪更多,可是嬰幼兒的一個特點就是“脾常不足”,也就是脾胃的形雖有了,但功能還非常弱,所以這麼高營養的母乳對很多孩子來講,是不容易消化吸收的,消化不了就形成了積食。

而積食又是很多小兒疾病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從群裡的諮詢案例來看,根據我們臨床觀察,

現在很多還在吃母乳的幼小寶寶積食、黃疸退得慢、黃昏鬧、腸脹氣等問題都與過度餵養、媽媽乳汁油膩不好消化有直接的關係。

一些孩子長時間積食,還會讓脾胃功能變得越來越弱,從“有形之積”——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轉為“無形之積”——食物正常,但由於脾胃功能太弱而消化不了。

為什麼很多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是白白胖胖、結結實實,一兩歲以後卻頻繁鬧病,上了幼兒園以後更是三天兩頭生病。要知道疾病都不是突然從天而降的,而是長年累月“養”出來的,而飲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所以當媽媽的乳汁失去了清和之態,發黃,甚至發褐色,而且濃稠,就說明媽媽的飲食偏性較大,或過於營養了,需要吃得更清淡些。

最好的母乳竟是這樣的,顛覆你的認知

所謂清淡,一是味道清淡,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二是不要過於滋膩,還是要以五穀雜糧為主,搭配些當地的應季蔬菜,可以看情況攝入一些優質蛋白。

Vol。

3

有人可能會說,我家娃天生脾胃比較好,消化力強,吃濃稠一點的應該沒問題吧,的確有這樣的孩子,吃了濃稠一些的乳汁才睡得安穩,舌象、手腳心溫度、二便也都正常,這樣的寶寶是可以消化得了稍微濃稠的乳汁,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

因為這樣的孩子是很容易讓家裡人歡欣鼓舞的,看到孩子吃得多,長得壯,信心也一點點在膨脹,所以往往就容易餵過了頭,要麼乳汁過於濃稠,要麼喂的量過多。就連我們成人,天天吃得過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更何況小小的孩子。孩子脾胃功能再好,嘴再壯,也不能一次次試探他的底線,而是要懂得節制,宋代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提出“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寧可少些,也不能過。

而一些很瘦小的孩子,家長也希望他們喝的都是濃濃的乳汁,能夠多吸收點營養,其實這類孩子基本都屬於脾胃功能比較弱的,真正對他們有幫助的不是吃什麼營養,而是調理脾胃,脾胃功能增強了,完全可以從清和的乳汁中吸收到足夠的營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