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敗下陣來,可是對手還是不依不饒,這下精彩了!

夏季炎熱高溫,陽氣外浮,所以體內脾胃是處於相對虛寒的狀態的。加上孩子喜歡吃冰喝涼、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就容易導致寒邪侵襲人體,損傷脾胃,損傷陽氣。此時給孩子適當吃一點姜,可以溫暖脾胃,幫助陽氣升發,預防疾病。夏天適合吃一點生薑,具體有什麼功效呢?

牛王敗下陣來,可是對手還是不依不饒,這下精彩了!

生薑

性味:味辛,性微溫。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夏天孩子沒胃口,就可以在平時炒菜的時候放點生薑,可以起到開胃的作用。

說起生薑,人們都會想起其驅寒的功效,在不小心著涼受寒,準備感冒的時候,及時喝上一碗熱熱的紅糖姜水,就可以及時驅寒,預防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雖然適合吃生薑,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吃的,2歲以下的孩子、以及有“熱氣上火”徵兆或表現的孩子都不適宜吃生薑。

家長會問為什麼我家孩子一吃薑就上火?建議家長觀察以下3點,在飲食餵養上作出調整:

① 孩子是否有熱氣上火的徵兆,如舌紅苔少,嘴唇、口舌乾燥,嗓子不適、稍微有異物感,受暑氣影響大等等,而家長沒察覺,餵了溫辛的食物引起熱氣上火。

② 是否這幾天食物的量喂太多,孩子積食化熱,而非姜本身引起的熱氣上火。

③ 是否薑片加得過多,通常來說,一份全家份的湯,只要是給孩子喝,薑片就不宜加超過3片;炒菜時,薑片不宜超過5g。

夏天給孩子吃薑用好6道生薑食療

姜的食療有很多,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炒菜、煲湯、煲粥的時候加入幾片姜蒜,對身體健康、體質並非虛寒明顯的孩子來說,就足以起到很好的驅寒溫陽、補氣養血的功效。還有以下關於姜的食療方推薦給各位家長。

日常保健

注意,哪怕是日常保健,也要注意控制好孩子攝入溫辛食物的總量,以下用姜的食療方,每週總量不宜超過3次。比如,孩子最近身體狀況不錯,週一早上喝了薑汁豆漿,週三中午喝了姜棗茶,週末吃了薑汁黃鱔飯,其他時間就無需刻意“補姜”,如此控制食姜不過量。

如果發現孩子每週多吃一點姜就熱氣上火,那麼在食用量上還要酌減,這個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調適。常見的、味道不錯、孩子喜歡的姜味食療有:

食療方-薑汁豆漿

材料:生薑片5g,黃豆50g。

做法:黃豆浸泡8小時,洗淨瀝乾水分,倒入豆漿機、加入薑片,注入適量清水後打成豆漿;濾渣後即可用少量糖調味飲用。每週不超過3次。

功效:驅寒溫陽、開胃健脾、溫補氣血。

適用年齡:2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熱證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牛王敗下陣來,可是對手還是不依不饒,這下精彩了!

食療方-姜棗茶

材料:薑片2片,去核紅棗2枚。紅糖適量(黃糖、冰糖也可)。

做法:薑片和大棗下鍋,加約5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0~15分鐘,即可加適量紅糖調味,代茶飲。每週不超過3次。

功效:驅寒暖中,補氣養血。

適用年齡:2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熱證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食療方-薑汁黃鱔飯

材料:黃鱔1條,薑汁20g, 蔥花5g。

做法:鱔魚去骨去內臟、切片,醃製片刻;電飯鍋煮米飯,米飯熟前20分鐘,將黃鱔和薑汁倒於飯面,繼續蒸20分鐘;最後倒入蔥花拌勻即可。每週1次。

功效:補氣養血,祛溼散寒。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熱證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外感風寒

在孩子外感風寒初期,將感未感的時候,可以及時給孩子喝上一碗蔥白紅糖姜水。蔥白髮汗解表,生薑解表散寒,加上暖胃驅寒的紅糖,可以起到疏風散寒的功效:

食療方-蔥白紅糖姜水

材料:白蔥頭3個,生薑2片,紅糖適量。

做法:白蔥頭和生薑放入沸水中煮15分鐘,加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驅風散寒。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孩子嘔吐

生薑還被稱為“嘔家聖藥”,因此在孩子出現嘔吐的時候,使用生薑,可以起到止嘔的作用。如果孩子是因為進食生冷、受涼吹風而引起嘔吐,就可以服用驅寒止嘔粥;而如果孩子的嘔吐是因為肝胃不和,則可以使用佛手薑湯來平胃止嘔。

食療方-驅寒止嘔粥

材料:生薑5g,紅糖5g,大米30g。

做法:大米下鍋,煮至米粥軟爛,加生薑,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散寒、溫中、止嘔。

適用年齡:2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食療方-佛手薑湯

材料:佛手10g,生薑片3g,白芍5g,白糖適量。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4碗水,煮1小時後加糖調味即可。

功效:疏氣寬胸,和胃止嘔。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夏季如何給孩子正確食姜的小指引。

牛王敗下陣來,可是對手還是不依不饒,這下精彩了!

夏天吃薑,為的是用對孩子來說相對溫和的食療,替身體守住外散的陽氣。等到秋凍季節,孩子就有足夠的陽氣禦寒過冬,相對來說,就不會那麼容易生病,家長也能少操點心這也提示各位家長,每個季節都有各自應季、適宜的食物,所謂“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也是這個道理。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