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老派爺叔

摘要: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在上海,最著名的刀魚面自然要屬老半齋,刀魚面,刀魚餛飩,那份江鮮中的極致,就透過舌尖讓人意識到春天來了。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在上海,最著名的刀魚面自然要屬老半齋,刀魚面,刀魚餛飩,那份江鮮中的極致,就透過舌尖讓人意識到春天來了。

刀魚,因為體形狹長側薄,顏色銀白,形似尖刀而得名,是一種洄游魚類,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由海入江,溯江而上進入長江以及周邊湖泊產卵。根據所在水域不同,又分為江刀、湖刀和海刀。其中,在長江干流的江刀是品質最佳的,尤其是以在揚州段長江的刀魚更佳。江刀的身體比較細窄,腹部有銀色魚鱗,尾部黑色,為圓弧狀,眼睛很小,魚鰓是鮮紅的,簡單來說,特徵就是鱗白尾黑,腮紅眼小。

不過近年來由於長江禁漁,江刀基本上不可能吃到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崇明島附近的海刀了,崇明海刀是剛從海里洄游到長江口,由於剛剛從海里進入淡水,肉質有些粗硬,而且還帶有一點鹹澀口感,但聊勝於無。

刀魚不僅講究產地,而且對時間也是很講究的,只有每年三月中旬到清明前的半個月。清明前刀魚魚骨柔軟如綿,一過清明就骨硬如鐵。所以清明之後刀魚的身價就暴跌,一天之差價格甚至會跌掉一半!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刀魚被譽為“開春第一鮮”,算是江鮮裡的極品,無論是長江三鮮(刀魚、鰣魚和河豚),還是長江四鮮(刀魚、鰣魚、河豚和鮰魚),刀魚都位列其中,所以對於老饕來說,一每年只有半個月品嚐季的刀魚自然是不能錯過的。

吃刀魚,首選當然是“刀魚兩吃”——清蒸刀魚和椒鹽魚骨酥。對於上好的食材來說,返璞歸真,清蒸當然是最能體現食材純正美味的烹飪方法,幾片薑片幾根青蔥,再加一點鹽,簡單的隔水清蒸,就可以將刀魚的鮮美完美展現出來。蒸好的刀魚趁熱用筷子從魚頭部往下輕輕一擼,魚肉和魚骨就分開了,魚肉上桌,魚骨則讓廚師炸得酥脆,撒上椒鹽,就成了椒鹽魚骨酥。不過,近年來刀魚的價格瘋漲,除了一擲萬金的土豪,普通食客顯然是沒有這樣的口福了。要想嚐嚐刀魚的美味,那就只有刀魚面了。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刀魚面,其實應該叫刀魚汁面。先將刀魚洗淨切塊,入鍋炒成魚鬆,裝入布袋紮緊袋口投入鍋中,再加上由老母雞、豬骨一起熬湯,一直熬到袋中的魚肉鬆全部溶化到湯中,這時湯汁濃稠呈奶白色,濾去骨刺,然後加精、料酒,燒開後用溼澱粉勾芡,這就是刀魚汁,最後用這種湯汁下麵條,就是刀魚面。

雖然是叫刀魚面,其實是看不到刀魚的,刀魚的精華全部在湯汁之中,所以被譽為“最昂貴的光面”——今年的刀魚面三面一碗要39元,二兩的則是36元,這裡特別提醒,一定要買三兩的,因為價格只差了3元,不僅僅是麵條分量少了,關鍵連最精華的湯汁也少了很多,因為二兩用的是小碗。所以,你即使胃口小,吃不下三兩,可以將麵條剩下,千萬別浪費了湯汁,刀魚面的精華可全在湯汁裡。普通的麵條經過刀魚汁的洗禮,頓時就很驚豔了,湯水白而不混,鮮而不膩,濃稠但卻清亮,最大的特點就是鮮美無比。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除了刀魚面,還有刀魚餛飩。選用肥碩的雌刀魚,首先是要將刀魚的刺剔除乾淨——大廚各有各的去魚刺高招,這就不一一細說了。然後將刀魚肉剁成肉糜,混合豬肉糜和韭菜嫩頭拌成餡,包成餛飩。這樣的一碗刀魚餛飩,不但有刀魚的鮮美,更有春天的氣息。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在上海灘說到刀魚面,肯定首先想到老半齋。老半齋可是百年老字號了,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最早是在漢口路湖北路口,民國初年遷至漢口路浙江路口,是由開辦銀行的幾位揚州老闆創辦,所以最早是專門為銀行職員服務的俱樂部,叫半齋總會,也供應麵點小菜,後來逐漸改為半齋菜館,因為對門又開了一家新半齋菜館,於是改名為“老半齋酒樓”。1999年又遷到現在的福州路浙江路口。

因為是揚州老闆開辦的,自然是以經營淮揚風味菜為特色,主要名菜有水晶餚肉、煮乾絲、白汁鮰魚、清燉蟹粉獅子頭等,一直是上海灘響噹噹的淮揚菜飯店。刀魚本來就是在揚州段長江水域品質最佳,作為揚州老闆開辦的老半齋,自然有渠道進到最上乘的刀魚,每年清明前清蒸刀魚也就成了老半齋的招牌,而刀魚面更是老半齋最出名的拳頭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偌大一個上海灘就只有老半齋會在每年3月供應半個月的刀魚面。所以一到3月中旬,老吃客們就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老半齋的刀魚面。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在老半齋,光吃一碗刀魚面,雖然鮮美,但總歸有些寡淡,那麼再加一塊老半齋招牌餚肉,絕配了。

餚肉,又叫水晶餚肉,是淮揚菜的傳統名菜,選用豬前蹄,洗淨後用細木簽在豬前蹄肉面上均勻地打上小孔。用硝和鹽拌和,擦在肉上,來回揉透,使硝、鹽透過小孔滲透到豬前蹄內部。所以,餚肉不是普通的燻臘,而是獨特的硝醃。做十斤餚肉,最多隻能用硝6。5克。硝、鹽揉好後放置醃製,冬天醃三天,春秋天醃兩天,夏天則只要須醃一天。醃過後,再把肉放放冷水裡泡兩小時,然後用刀把肉上的硝末、雜質刮淨,至皮肉呈現白色為止。再將肉放入鍋內,倒上做餚肉專用的老滷小火慢煮,煮好後,撇清肉上的老滷和油脂,冷透後就成了。製成後的餚肉精肉緋紅,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膩;脂凍透明晶亮,不肥不膩。

每到初春時節,總忘不了有著“開春第一鮮”之譽的刀魚面

現在的老半齋已經經過裝修和擴建,店堂比以前大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國風裝修,透著百年老店的古樸。但是管理好像還是傳統的國營飯店風格,比較粗放,甚至不時有餐具餐餘的推車從餐桌旁走過,實在有些煞風景。不過,看在刀魚面和餚肉的份上,就不多計較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